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吴国人才鼎盛的奥秘何在?

小凡读史 2024-02-03 07:36:37
电影《天下无贼》中葛优有一句经典台词:“21世纪什么最重要,是人才!”其实不论在什么时代,人才永远都是最重要的,创造历史和改变历史走向的永远只是少数人。

中国人最熟悉的三国时代同样是如此,魏、蜀、吴三国之中,魏国自然不用说,占地、人口最多,人才最多。除了魏国之外,吴、蜀两国相比较,吴国的人才更加鼎盛,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陆抗……而蜀国,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凋零之后,没有人能够扛起重任,这恐怕也是蜀国最先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大文豪苏轼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让周瑜雄姿英发的神采更加流传千古。周瑜少与孙策交好,随孙策平定江东,为吴国草创基业。赤壁之战,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鲁肃,一个名声不显的低调战略大师。早在公元200年,鲁肃初见孙权之时,就为孙权制定了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赤壁之战鲁肃也是功不可没,鲁肃和诸葛亮一手促成了孙刘联盟;赤壁战后,鲁肃竭力维持吴蜀联盟共抗曹操,周瑜死后,鲁肃接替周瑜成为吴国的中流砥柱。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吕蒙本是赳赳武夫,在孙权的督促下开始读书,鲁肃一开始并没有看得起吕蒙,所以才会有此感叹。吕蒙是东吴攻灭关羽的最早倡议者。吕蒙针对于关羽所督的荆州,215年夺取三郡,219年再夺三郡,最终使得东吴国土面积大增,实现了“全据长江”的宿愿。虽然我非常心疼关羽,但是不得不承认吕蒙的厉害。整部《三国志》,独立列传的臣子只有两人,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就是陆逊。陆逊前后跟随孙权四十余年,统领吴国军政二十余年,袭取荆州、夷陵败刘备、石亭败曹休。其为人深谋远虑,忠诚耿直。一生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

陆逊对于吴国的重要性和所做出的贡献,完全可以和诸葛亮相提并论。陆逊之子陆抗,被称为东吴最后的名将,整个三国后期,值得称道就是陆抗和羊祜的对峙和惺惺相惜。孙权死后,吴国的几任君主大都无所作为、昏庸残暴,不夸张地说,陆抗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在延续吴国的存在。

那么吴国人才鼎盛的奥秘何在呢?

一、地理优势。江东子弟多才俊,虽然不能和北方中原相比,但是江东的开发也是比较早的。顾、陆、朱、张四大家族就是典型的代表,蜀国失了荆州之后,只有益州一地。益州相较于江东、荆州实在太过于闭塞,所以蜀国后继乏力。

二、内部团结。纵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都是因循相继的,周瑜临死竭力推荐吕蒙接替自己“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鲁肃临死推荐吕蒙;吕蒙临死推荐陆逊“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反观蜀国,荆州集团、东州集团、益州集团派系之争,人才本就匮乏,还相互争斗。

三、孙权有识人之明。孙权当然有很多缺点,比如猜忌、多疑、“孙十万”等等,但是孙权识人用人,足可和曹操、刘备相提并论。周瑜、鲁肃自不必多说,吕蒙基本上是孙权自己培养出来的,孙权和陆逊也有很长的蜜月期。虽然晚年孙权逼死陆逊,但是仍然重用他的儿子陆抗,这都令人佩服。

写到这里,突然有一种心疼诸葛丞相的感觉,总有人批评诸葛亮大权独揽、任人唯亲之类的。相比于吴国人才鼎盛、前仆后继的局面,蜀汉只有诸葛亮一人在苦苦支撑,这难道应该更加令人钦佩吗?

参考:《三国志》、吕思勉《三国史话》

0 阅读:50

小凡读史

简介:人文历史,谈天说地,一起探寻历史真相、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