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的家族势力和政治才能使刘邦换太子的图谋最终未能成功

史海撷英 2024-05-18 10:40:33

汉初,汉高帝刘邦数次想废掉太子刘盈,而想让他的另一儿子赵王如意作为他的继承人,因此出现了一件件惊心动魄的事件。这些事件都围绕着易太子而产生,其激烈程度正如司马迁在《吕太后本纪》所说的:“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而这些事件在《高祖本纪》只字不提,更多的是出现在《留侯列传》里,以致于刘邦易太子的失败原因很少有人提及。

易太子缘起

关于易太子的开端,《史记》无明确说明。《张丞相列传》记载“高祖独心不乐”时,这时候赵尧就问道:“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却邪?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并建议他让周昌做赵王的丞相来保全赵王的性命。可见此时易太子之争已到了白热化的阶段,而据《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记载刘如意被立为赵王和周昌徙为赵相的时间都是在汉九年。而刘盈被立为太子的时间,在《高祖本纪》中记载是:“二年,汉王东略地,塞王欣、翟王翳、河南王申阳皆降。韩王昌不听,使韩信击破之。于是置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郡;关外置河南郡。更立韩太尉信为韩王。诸将以万人若以一郡降者,封万户。缮治河上塞。诸故秦苑囿园池,皆令人得田之,正月,虏雍王弟章平。大赦罪人。汉王之出关至陕,抚关外父老,还,张耳来见,汉王厚遇之。二月,令除秦社稷,更立汉社稷。三月,汉王从临晋渡,魏王豹将兵从。下河内,虏殷王,置河内郡。南渡平阴津,至雒阳。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原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是时项王北击齐,田荣与战城阳。田荣败,走平原,平原民杀之。齐皆降楚。楚因焚烧其城郭,系虏其子女。齐人叛之。田荣弟横立荣子广为齐王,齐王反楚城阳。项羽虽闻汉东,既已连齐兵,欲遂破之而击汉。汉王以故得劫五诸侯兵,遂入彭城。项羽闻之,乃引兵去齐,从鲁出胡陵,至萧,与汉大战彭城灵壁东睢水上,大破汉军,多杀士卒,睢水为之不流。乃取汉王父母妻子于沛,置之军中以为质。当是时,诸侯见楚强汉败,还皆去汉复为楚。塞王欣亡入楚。吕后兄周吕侯为汉将兵,居下邑。汉王从之,稍收士卒,军砀。汉王乃西过梁地,至虞。使谒者随何之九江王布所,曰:‘公能令布举兵叛楚,项羽必留击之。得留数月,吾取天下必矣。’随何往说九江王布,布果背楚。楚使龙且往击之。汉王之败彭城而西,行使人求家室,家室亦亡,不相得。败后乃独得孝惠,六月,立为太子,大赦罪人”,即汉二年(前205年)。因此,易太子的开端应在汉二年(前205年)六月之后,汉九年(前198年)之前。

在众多儿子中,刘邦最喜爱赵王如意,认为:“如意类我。”同时他宠爱如意的母亲戚姬,所以戚夫人“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虽然作为一国之主的刘邦说过“终不使不肖子居爱子之上”,但最终易不了太子,戚姬母子惨遭祸害,其原因又何在呢?这可从易太子事件所涉及的人物入手来探寻其原因。所涉及的人物有:作为臣子的如张良、叔孙通、周昌等,对立的主角如刘邦、戚姬和吕后。

易太子之争的两个阵营

在易太子事件中,吕后惶恐太子被代替,别人提醒她张良善于谋划后,“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张良在吕后、吕泽的胁迫下,认为保太子之位“难以口舌争”,提出请商山四皓的计策。商山四皓指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甪里先生。晋皇甫谧《高士传》说这四人:“皆修道洁己,非义不动。秦始皇时,见秦政虐,乃退入蓝田山,而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不如贫贱之肆志。’乃共入商洛,隐地肺山,以待天下定。及秦败,汉高闻而征之,不至。深自匿终南山,不能屈己。”黥布作乱时,这四个品行高尚的贤人及时献策,让吕后找机会向高帝哭诉,若使太子统帅将领无异于使羊将狼,为打消高帝让太子将兵的念头出了一份力。

汉十一年(前196年),张良自己在刘邦平黥布之乱时,做太子刘盈的少傅。太子少傅,其职务是辅导太子,悉主太子官属。张良作为“画策臣”,如今帮助太子打理政治事务,他还向刘邦建议:“令太子为将军,监关中兵。”这从政治、军事方面巩固太子刘盈的地位。“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以死争太子。上详许之,犹欲易之。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名姓。曰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上乃惊曰:‘吾求公数岁,公避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视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氏真而主矣。’”由此看出,张良主要是从如何巩固太子刘盈的根基出发,减少正面争执来避免矛盾的激烈,逐渐地让太子在政治、军事上得贤人辅助,提高其地位,最后使得高祖感叹道:“虽有矰缴,尚安所施”,自然而然地打消其易太子的念头。

叔孙通

汉十二年(前195年),刘邦再次想易太子时,叔孙通进行了劝谏,借古喻今,乃至说出“陛下必欲废適而立少,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汙地”这样的话,可见其极欲保住太子之位。这一番劝谏,得到的也只是“上详许之,犹欲易之”,那他又为何这么做呢?《刘敬叔孙通列传》记载他跟随过秦二世、项梁、楚怀王、项羽、刘邦等,同时他精通礼仪制度,以儒者自居。他在鲁地招儒生的时候,儒生评价他“面谀以得亲贵”,而他反倒笑他们“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跟随刘邦后,因为刘邦对出现“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的事态十分忧虑,所以他帮忙制定了朝会和宴会的礼仪制度来制止这种局面,使得他的才华得以施展,也被提拔为“太常”。

汉九年(前198年),他被任命为太子太傅。太子太傅,为辅导太子之官,起辅翼太子的作用,但不领官属。这个职务使得他不能从事礼仪制度的制定工作。汉十二年(前195年),刘邦“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叔孙通进行了一番劝谏,虽得到“吾听公言”的口头答应,但是他表明了他的政治立场,即倾向吕后一方。他说:“今太子仁孝,天下皆闻之;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足以说明他的政治倾向。这次所谓的政治投机,让他在孝惠帝登基后,“徙为太常”,继续为汉朝制定礼仪。

刘邦驾崩后,吕后便“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赵王”。戚姬母子最后落得这样的结局:戚夫人被吕后叫人砍断了手脚,挖去了眼睛,熏聋了耳朵,还被丢在厕所里。赵王刘如意被鸩酒毒死。周昌三次挡住吕后的使者招见赵王的举动,但也未能保住其性命。在易太子中,周昌前期为御史大夫,后期又为赵国丞相,其立场又随着他的职务变动而变。司马迁《张丞相列传》中评价周昌:“为人强力,敢直言。”在高祖想易太子时,大臣们都反对,周昌成为廷争最强硬的一位。“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上以留侯策即止。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侧耳于东箱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汉九年(前198年),刘邦封他的儿子刘如意为赵王,而徙御史大夫周昌为赵相。这是周昌的手下赵尧为刘邦献的计策,通过给赵王设置“贵强相”来保戚姬母子。不幸的是,周昌虽三次挡住吕后的使者召见赵王,但自己反被招回长安,遭吕后之骂后眼睁睁地看着戚姬母子被杀。在赵王薨逝后,周昌“因谢病不朝见,三岁而死”。周昌的正直敢言,使得他力保太子之位,但后来虽为赵相,他性格的刚强也阻挡不住吕后的怒火和复仇,自己的仕途反倒给断送了。

在易太子中,忠臣周昌在廷争中力保太子,谋士张良为吕后献策,儒士叔孙通倚向吕后一方,使得这场争斗中胜利的天平慢慢地朝吕后一方倾斜。当然刘邦自身也存在着不利于易太子的因素。从皇帝的身份出发,汉初的刘邦在称帝之前大部分时间在与项羽争天下,而称帝后的天下也不稳定。《高祖本纪》记载汉五年(前202年)十月,燕王臧荼叛乱,攻下了代地。高帝亲自率军征讨,俘虏了臧荼。这年秋天,利几反叛,高帝又亲自带兵征讨。

刘邦

汉六年(前201年)十二月,有人密告楚王韩信谋反,高帝假装去巡游云梦泽,在陈县会见诸侯,抓拿韩信。汉七年(前200年),韩王信勾结匈奴,在太原谋反。高帝亲自率军前往镇压,在平城受围。汉八年(前199年),高帝又率军东进,在东垣围剿韩王信叛军的残部。汉十年(前197年)八月,赵相国陈豨在代地反叛,高帝又率军东进。汉十一年(前196年)七月,淮南王黥布反叛,高帝在汉十二年(前195年)十月才打垮了黥布的军队。可见身为皇帝的刘邦常年在外平定叛乱,他处理这件大事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而吕后主动地采取行动去扭转事态,才致使了刘邦步步退让。

汉初,汉帝国边境时有匈奴侵扰,内地各诸侯王频频作乱,而朝廷又有跟高帝打天下的旧臣,如何处理与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作为刘邦的继承人所要面对的。假如易太子成功,那么赵王刘如意能否应对这样的局面呢?如果说刘如意继承皇帝时尚处年少,那么他的母亲戚姬又能否保住其皇位呢?或者说戚姬有无政治才能?

戚姬是刘邦当上汉王以后受宠爱的夫人,定陶人。《留侯世家》道:“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而《汉书・外戚传第六十七上》讲:“戚夫人舂且歌曰:‘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可见,戚姬是个能歌善舞的美人。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这样描述戚姬:“善鼓瑟击筑。帝常拥夫人倚瑟而弦歌,毕每泣下流涟。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歌《出塞》、《入塞》、《望归》之曲,侍妇数百皆习之,后宫齐首高唱,声彻云霄。”这更是将戚姬刻画成能进行艺术创作且多愁善感的女子。显然,戚姬的才能不在政治上,而是在歌舞方面。在易太子之争中她本是占上风,贫乏的政治才能却致使她被动地等待,错失良机。

吕雉

相反,吕后的才能更多体现在政治上。《吕太后本纪》这样记载:“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吕后帮助刘邦诛杀异己,集中体现在杀韩信与彭越上。汉十一年(前196年),梁王彭越被主管官吏判为谋反罪状,高帝赦免他,降为蜀郡平民。吕后假装答应将他流放到其故乡昌邑,来到洛阳后,对高帝说:“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妾谨与俱来。”于是吕后让彭越的家臣告发他,最后诛杀了彭越家族。在得知韩信想协同陈豨准备反叛的时候,吕后想把他招来,怕他不肯就范,“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最后招来韩信,将他斩在长乐宫的挂钟室。吕后正是通过各种诱骗手段来麻痹对方,最后将异己铲除,对其他怀有异心的臣子有着震慑作用。

此外,吕后的两个兄长因帮助高祖打天下被封为侯,《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载:令武侯吕泽“以吕后兄初起以客从,入汉为侯。还定,三秦,将兵先入砀。汉王之解彭城,往从之,复发兵佐高祖定天下,功侯”。康侯释之“以吕后兄初起以客从,击三秦。汉王入汉,而释之还丰沛,奉卫吕宣王、太上皇。天下已平,封释之为建成侯”。所以吕后家族在汉初已有一定的政治力量。正因为如此,高帝在汉十二年(前195年)见到商山四皓后,对戚姬说:“吕后真而主矣。”不仅看到吕后的政治能力和其背后的家族力量,而且更看到吕后家族更能应对汉初的政治局面,平衡旧臣、王侯的力量。刘邦也就放弃了易太子的念头,吕后所作的努力得以开花结果。

汉高帝刘邦易太子的失败表面上看是因为张良所献的计策,周昌等群臣的廷争、劝谏。当然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刘邦处理这件事的精力有限,还有戚姬远远不如于吕后的政治才能,也是失败的原因。更深层的原因是吕后本人通过家族势力、臣子的力量千方百计地稳固刘盈的太子地位,也以极大的耐心来等待,使事态和政局朝有利于己方发展。

0 阅读:27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