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年,北京军区政委一职空缺,毛主席:大闹华山的红军师长在哪里

历史小书生短视频 2024-04-25 10:21:46

1969年,北京军区政委一职出现空缺,这个位置至关重要,中央领导都在思考由谁担任更合适呢?

就在大家对这一人选的讨论僵持不下之际,毛主席突然问道:“当年,有个大闹华山的红军师长,他现在在哪里呢?”

一旁的周总理当即明白了毛主席的意思,并回答说:“他现在就在北京军区,是副政委。”

毛主席点点头,接着说道:“依我看,他就很合适嘛。”

就这样,根据毛主席的建议,当年那个大闹华山的红军师长便担任了北京军区的政治委员一职。这位令毛主席多年后仍然难忘的红军师长就是陈先瑞。

不过,陈先瑞在此后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他多次向有关方面进行交代和检查,但总有人卡,总也过不了关。

最后,周总理得知情况后,亲自为他说话:“陈先瑞,我还是了解他的。他的检查很诚恳。”

在周总理的关心下,陈先瑞终于过了关。

然而,在之后中央召开的一次会议上,陈先瑞便又受到了针对,幸运的是,同样在会议上的周总理再次为他说话:“陈先瑞的历史是红的。而且让他出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的时候,毛主席还亲自问过他的情况,并说他当年大闹华山,国民党悬赏几万大洋就为了要他的人头。”

就这样,在毛主席、周总理的关怀和保护下,陈先瑞得以在特殊的年代里一直在军区领导的岗位上开展工作。

但遗憾的是,由于长期高强度工作,陈先瑞的身体状况变得更加糟糕,患上了肝病,只能住院接受治疗。

1981年,陈先瑞离职休养,过上了一个相对平静、安宁的晚年。不过,陈先瑞在离休后也并没有闲着,他十分关注革命老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甚至被选为顾问,为老区发展出谋划策。

生前,陈先瑞就多次交代家人说:“我死后,要把我的部分骨灰撒到鄂豫陕苏区,不要作任何标记,这样也算是落叶归根,跟革命老区的人民永远在一起了。”

1996年1月10日,陈先瑞在北京病逝,享年82岁。根据他生前的遗愿,家人将他的一部分骨灰撒到了鄂豫陕苏区,并没有留下任何的标记。他以这样的方式回到了自己当初奋斗的地方。

1929年,年仅15岁的陈先瑞参加了红军,自此踏上了革命道路。在十年土地革命期间,陈先瑞经历了八年,期间,他从一个放牛娃,一步步走上革命道路,又逐渐成长为一名杰出的红军将领。

尤其是陈先瑞在与上级领导失去联系,处境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他领导红74师坚持在鄂豫陕边区开展游击斗争,辗转24个县,同敌人展开了上百次大大小小的战斗,不仅打破了敌人的围剿,粉碎了敌人想要灭亡红军的阴谋,而且还缴获了各种枪支弹药、武器装备,充实了我军的兵力。

鄂豫陕战争的胜利是有深远意义的,毛主席更是称陈先瑞为红军的“陕南王”。自此,“陕南王”这个美称伴随了他的一生,而他也与鄂豫陕边区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虽然他已经成长为新中国战功赫赫的将军,但在回忆录中,他却这样说道:

“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哪能有中国的今天,也更不会有我个人的现在。”

对自己的功劳一笔带过,只想着党和人民,想着继续为国家作贡献,这样的老一辈革命家令人敬佩。

1996年1月10日,陈先瑞在北京病逝,结束了自己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0 阅读:137

历史小书生短视频

简介:听小书生讲述不一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