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弱”的超级英雄?守望者罗夏的魅力究竟是什么?

小前锋的电影 2024-05-15 16:53:58

关于超级英雄的战力讨论可以说是观众津津乐道的永恒话题,从上天入地、坚不可摧的钢铁之躯到弹指间星系覆灭的思维法则、精神力量,影迷总是被强劲的超级英雄所吸引,必须先是“超级”才能成为“英雄”似乎已经是超英故事的必然定理。

然而,偏偏有那么一类实力并没有那么霸道的角色也能够凭借着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鲜明的性格标签在一堆神仙中杀出重围,《守望者》中的罗夏便是最典型的一位,那么罗夏受到观众喜爱的原因是什么呢?又是什么样的经历催生了这样一位永不妥协的英雄呢?

最弱超级英雄?

实际上,相当一部分观众认为罗夏算得上是最弱的超级英雄。

的确,从纸面实力来看,罗夏的各项配置都实在太差了:

躯体数据上:

其他能够靠着凡人之躯在超级英雄世界中拼杀的角色哪一个不是将肉体打磨到了极致?

蝙蝠侠,DC一哥,身高188cm,体重95kg,黑色蝙蝠披风下的躯干庞大厚实如巍然不动的高山,给罪犯以致命压迫感。

惩罚者,漫威著名狠人,身高186cm了,体重91kg,一身霸道的肌肉足以震慑敌人。

而身高167cm,体重63kg的罗夏显然与前两者完全不是一个量级,蝙蝠侠惩罚者高大魁梧,而罗夏只能算是短小精悍。

体术上:

蝙蝠侠在哥谭黑暗的街头巷尾主要便是靠肉搏打击罪犯,因此他将自己修炼成为了一位完美的格斗大师:泰拳、拳击、巴西柔术、摔角、摔跤、以色列格斗术、散打、自由搏击、法国踢腿术、击剑、菲律宾魔杖、忍术、剑道、咏春、截拳道、跆拳道、空手道、太极拳、少林功夫和所有流派的中国武术等127种格斗技巧。

与格斗大师蝙蝠侠不同,身材短小的罗夏更像是一个格斗悍匪:他没有经过系统地格斗训练,罗夏会用自己的一切手段去打击敌人哪怕看起来不太体面,下三路也好插眼也好都是有效的制敌技巧,但是这也极大限制了罗夏的实力,面对两三个混混罗夏可以轻松击倒,而面对十几号人罗夏也很难取胜。

装备上:

除了罗夏之外几乎想不到装备更寒碜的超级英雄了,蝙蝠侠富可敌国,蝙蝠战衣、蝙蝠车、蝙蝠战机以及万能的管家阿福都为他打击罪犯提供了重要帮助。

而没有“钞能力”的罗夏几乎是空手作战,脸上戴着的墨迹面具除了震慑敌人外并无实质性的帮助,罗夏也只能被迫擅长使用手边的一切作为进攻的武器,监狱中的油泼面事件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如此观之,说罗夏是最弱的超级英雄其实也有道理,毕竟就算是在超能力者稀缺的《守望者》中,和曼哈顿博士、法老王、笑匠等人比起来,罗夏的实力也是非常靠后的。

悲惨的童年

罗夏原名沃特·寇瓦克斯,漫画中罗夏的童年是在黑暗中度过的:在母亲生下罗夏之前他的父亲就失踪了,而母亲是一名娼妓,更惨的是他的母亲并不喜欢罗夏甚至直接咒骂罗夏面目丑陋,他的母亲非常后悔生下罗夏。

就像《守望者》片头所展示的那样,年少时的罗夏早早地认识到了世界的阴暗面,母亲身边游离着形形色色的男人,小小的罗夏只能低着头在门外的走廊听着这肮脏的皮肉交易。

即便如此,罗夏的母亲对于跟着自己受罪的儿子也没有半点好脸色。

11岁那年,罗夏的母亲又一次接了“技术活”,听到房间里母亲仿佛痛苦的声音,小罗夏急忙进入房间想要关心母亲,却撞破了母亲和陌生男人的皮肉交易。

嫖客对于小孩子搅了自己的好事大为恼火,愤怒地丢下了一点零钱便转身离开,罗夏的母亲得不到全额的报酬一怒之下给了罗夏结结实实一耳光,并且把罗夏毒打了一顿。

童年的悲惨经历严重影响了罗夏未来的成长轨迹,使得罗夏对于女性群体以及男女间的爱情产生了一些极端认知。

暴力的萌芽

《守望者》中的罗夏更像是一只愤怒的公牛,时刻处于暴躁不安的状态,想要用暴力冲破世间一切的不公与黑暗。实际上,罗夏性格中暴力的种子在他儿童时期就已经萌发。

不堪入目的成长环境使得罗夏总是活在同学的嘲讽讥笑中:没爹的孩子,有个出来卖的母亲,不知道谁下的小野种……

小罗夏在家里要面对母亲的谩骂和毒打,在外面同样受到同学的冷眼和欺凌,两个身材高大的恶霸同学又一次堵住了小罗夏,对罗夏一顿嘴炮嘲弄——

“听说你妈妈活不错啊?”

“我这可有些好东西给你妈妈”

“你小子不会也有杏病吧?”

对方高大魁梧的身材让小罗夏不敢还口,只得求对方放过自己,而小罗夏的示弱却让恶霸气焰愈发嚣张,其中一个恶霸为了羞辱小罗夏更是拿起路边摊上的西红柿一把糊在了小罗夏脸上。

小小的罗夏又做错了什么呢?生长在一个没爹疼、娘不爱的破碎家庭,活在谩骂毒打的冰冷世界,即使是走个路都要被恶霸拦住侮辱。

一次次妥协让步换来的只是欺压凌辱,11岁的罗夏在被西红柿拍在脸上的时候终于明白,自己面对不公绝不能后退,是时候向这个X蛋的世界反击了!

罗夏瘦小的躯干迸发出惊人的怒气,他劈手夺过恶霸嘴中的香烟并狠狠戳在恶霸的眼球上,直接烫瞎了恶霸,此举直接震慑了恶霸,打了个措手不及。

趁恶霸呆愣时,愤怒的小罗夏扑向了另一名恶霸,狠狠地撕咬恶霸的脸部,疯狗般的罗夏顷刻间便将恶霸咬的血肉模糊。

11岁前罗夏处处忍让,而这一天之后,胆小怯懦的罗夏已死。

吉诺维斯 谋杀案

《守望者》电影中的罗夏始终坚定着“永不妥协”的信念,嫉恶如仇的罗夏选择用自己的一切去维护绝对正义,打击街头巷尾阴暗角落里的不公。

漫画中,成年的罗夏在上班路上经过报亭随手买了份纽约时报,报纸头条上赫然写着“女子街头惨遭杀害,邻里却只冷眼旁观!”而这一情节的原型便是在现实世界中发生的震惊全美的吉诺维斯谋杀案——

吉诺维斯

1964年的美国街头,28岁的酒吧经理基蒂·吉诺维斯像往常一样下班回家。

就在离家仅有一百多米的地方,可怜的吉诺维斯被一个恶徒实施了惨无人道的伤害和侵犯,最终惨死街头。

而在案发的三十分钟内有38个邻居听到被害者的呼救声,许多人还走到窗前看了很长时间,但没有一个人去救援,甚至没有人行举手之劳,打电话及时报警,致使一条鲜活的生命如冰雪般无声消融。

其后,《纽约时报》在头版刊登了这条新闻,写道:“皇后区邱园有38位可敬的守法市民,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围观了一起凶手尾随,并多次袭击一名女性致死的案件。”

纽约时报的报道在全美引起了轩然大波,吉诺维斯之死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引起了全美民众史无前例的汹涌怒火,人们纷纷指责围观者的冷眼旁观和道德沦丧。

尽管在后续报道中,纽约时报承认可能围观的冷漠群众并没有38位之多,但吉诺维斯之死仍然是人性自私冷漠的“最佳”缩影。

《守望者》中,作者借吉诺维斯之死表达了罗夏这一角色背后的源动力,即对这无望的冰冷世界愤怒的反击,罗夏为自己身为人类的一员感到羞耻,他痛恨这阴暗钢筋丛林中人伦的失序和人性的冷漠。

面具之谜

黑白流动的面具是罗夏的标志性元素,根据漫画的设定,罗夏的面具由来居然和曼哈顿博士有关。

罗夏离开了福利院后进入一家服装工厂打杂,在来自一个女孩的裙子的订单中他接触到了一种神奇的布料。该布料由曼哈顿博士发明,布料的两层乳胶间夹着一种黏性流体,对温度和压力敏感,也就是说随着温度和外部压力的变化该布料会产生黑色与白色的介质流动。

不得不说,这种布料用在服装上实在是算不上美丽,但罗夏却被这种极具特点的布料所深深吸引——

“黑与白之间永远不会混同,没有灰色”

罗夏借此布料的特点表明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黑就是黑,白就是白,罗夏追求的是绝对正义,洁白的绝对正义中永远没有污点,黑与白的中间灰色地带也绝不能被接受。

电影中,罗夏面具的黑白流动效果非常明显,在罗夏有愤怒等情绪时会产生极强的黑色与白色冲突,由此许多观众产生了一个误解,即认为面具的颜色变化是根据罗夏的情绪而来。

实际上这一观点是不准确的,毕竟官方自己都只是设定布料对温度和压力敏感,的确人类的情绪会影响心跳进而影响呼吸的频率,毛孔张合度等,但是肯定是达不到电影中的那种效果。

有趣的是,观众粉丝实在是太喜欢罗夏的这一极具个性的装备了,所以真的有厂家推出了罗夏同款变色面具,只不过并没有像故事设定中的那样采用双层乳胶设计,而是采用变温油墨来达到黑白变换效果。

测评来自B站up主 永不妥协的罗夏

当然,电影世界和现实世界还是有些差距的,通过一些粉丝博主的测评可以看出,目前市面上所售的罗夏面具还是仅能在口鼻处实现较为明显的黑白变换,毕竟嘴巴鼻子呼吸会有温度变化,而其他的脸部区域不能够达到理想中的效果,更别说电影同款了。

对“牺牲小部分拯救整体”作法的认同

在《守望者》结局中,法老王为了避免美苏之间爆发毁灭人类的核战争而采取了舍小保大的计划,牺牲一小部分人,把锅甩给曼哈顿博士,这样便给全球人类都树立了一个共同的敌人,使得美苏暂时放弃对抗一致对外。

法老王

似乎这是核战死局的最优解了,即使是能够操纵万物法则强如神明的曼哈顿博士都被迫接受了这一结局,而坚持绝对正义绝对妥协的罗夏却万万不能接受如此谎言换来的和平正义,最终只能慷慨赴死。

强如神明法老王

实际上,曾经的罗夏也认同过“牺牲小部分,拯救大部分”的做法,在福利院生活时,罗夏曾明确表示过对杜鲁门总统的崇拜,并且认为杜鲁门往广岛投放原子弹的决策非常好,因为这样能够避免更多的人牺牲。

罗夏的诞生:小女孩之死

如果说吉诺维斯的死让罗夏意识到身为人类的软弱,那小女孩之死便彻底的催生了真正的罗夏诞生,使得罗夏跨过了蝙蝠侠所一直遵循的不杀原则,成为一切罪恶的坚定行刑者。

1975年,35岁的罗夏已经作为义警打击罪恶十年了,这十年他走遍了城市肮脏的街角,看透了黑暗污浊的人心。

这十年里罗夏竭尽全力地与罪犯缠斗,只不过他往往还是将罪犯交给警察处理,因为此时的他还残存着对人性的最后期待,直到小女孩罗切的死彻底压垮了罗夏。

6岁的小女孩罗切尔被绑匪绑架,绑匪误以为小女孩是豪门千金,实际上她只是个卡车工人的女儿。有着悲惨童年经历的罗夏发誓不会让小女孩落入自己曾经的境地,狂怒之下,罗夏冲进地下酒吧用拳头拷问所有的恶徒,在将14个恶棍打到重伤住院后,罗夏从第15个混蛋的嘴里撬出了情报——小女孩被绑匪关在一个老旧的裁缝铺中。

本以为胜券在握的罗夏赶到裁缝铺,却发现一切都晚了。

火炉中小女孩残存的衣物,案板上刀斧劈砍的印记,满地已经凝固的鲜血,门外是两只狼狗在撕咬啃食疑似人类的残肢。

罪恶的底线一次次被突破,无辜的生命一次次被践踏,28岁的吉诺维斯惨死街头,6岁的小罗切尔惨遭分尸啃食,小小的罗切尔又做错了什么呢?还是说这世间本就没用公道可言。

罗夏的灵魂在那一晚史无前例的平静,他终于不再寄希望于任何人,决心自己成为一切罪恶的行刑者,黑白分明的审死官。在绑匪回到裁缝铺后罗夏第一时间将其制服,铐起来、浇汽油、点火一气呵成,罗夏选择用这把大火燃烧绑匪不可饶恕的罪恶。

而在电影版中,绑匪被罗夏制服后仍然肆无忌惮的表示罗夏现在可以逮捕他了,大不了交给警察。这难道就是公平的裁决吗?显然不是,罗夏选择亲自裁决绑匪,罗夏手中的刀如雨点般密集落下,劈开了绑匪的头颅,血浆迸溅。

至此,罪恶克星罗夏诞生。

永难企及的理想正义

相比于蝙蝠侠的现实主义,决不妥协的罗夏是完全的理想主义者,他的面具上的黑色与白色会相互推挤流动但是二者永不融合——罗夏的眼中只有黑白,没有灰色,只有对错,没有中间地带。

在黑暗的地下与恶龙缠斗的罗夏并没有变成恶龙,却也走向了理想主义的极端,罗夏开始坚信人类的品格和道德应该是完美无缺的,应该有可以适用于任何时代背景的最高道德准则,而人类的行为也应该符合完全的正义和道德。

他以近乎苛刻的标准要求着世界,然而世界却并非只有黑白两色。对绝对正义的追寻没有带给罗夏幸福,罗夏就像一头愤怒的公牛,在这个X蛋的世界里横冲直撞永无出路。

电影最后,面对法老王牺牲千万条生命的世纪骗局,罗夏无可奈何,痛苦的他大吼着让曼哈顿博士给自己一个了结。

生时不曾妥协,赴死亦绝不后悔。

罗夏是如此纯粹,而罗夏的魅力也正在于他的纯粹。凭个人心中正义的天平审判罪犯,兼执法者、审判者、执刑者身份于一身。罗夏不寄希望于顶层设计,而是像清道夫一样从底层摧毁所有的堕落腐坏,此种做法可谓大快人心,但是理想主义的罗夏同样未能改变他所在的世界,最终倒在追寻理想的路上。#欧美超级英雄大赏#

0 阅读:28

小前锋的电影

简介:经典佳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