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狄仁杰能斩平南侯?看了唐朝史料才知晓:侯爵只有芝麻绿豆大

喵先生的科普时间 2023-10-26 06:31:57

三品狄仁杰能斩平南侯?看了唐朝史料才知晓:侯爵只有芝麻绿豆大

自2006年首播以来,电视剧《神探狄仁杰2》一直在广大观众中享有盛誉,如今依然在各大视频平台上热热闹闹地播放着。然而,这部剧中的一幕情节却一直引起新观众的质疑。这个情节发生在第37集,狄仁杰在成功破获平南侯府的连环杀人案后,毫不犹豫地决定将平南侯亲自问斩。他没有通报上级,也没有获得武后的明示准许。

这一情节,看似背离了常规的官场规矩,然而,实际上在唐代的官场中并不罕见。

在中国古代的唐朝,官员的地位和等级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九品官阶体系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存在,最初的目的是为了管理官员的等级、俸禄和人事变动。这个体系在唐朝得到了继续的使用,不仅对文官有规定,对武将也有相应的等级划分,从三品开始分为上下两阶。

然而,谜团的关键在于,尽管九品官阶明确划分了一品和二品的官职,如太尉、太傅等高位官职属于正一品,尚书令、中书令则列为正二品,但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这一规矩开始发生微妙变化。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尽管以卓越的战功和统一天下的壮举而闻名,仅仅获得了尚书令的二品官职。

这个转变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权谋和政治争斗。唐高祖李渊将帝国的权力集中于皇室,他试图平衡官员之间的势力,避免出现强大的宰相。因此,尽管李世民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的官阶被有意压制在正二品的尚书令之下。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政治动态,也是权力斗争的产物。

李世民的例子影响了其他官员,使得官阶的升迁变得异常困难。随着太宗李世民的统治,原本的一品和二品官职逐渐空缺,而新的一品和二品却没有再次设立。尚书令一职一度空缺,由尚书左右仆从代行职务,而他们只有二品的官阶。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当武后继执掌政权后,朝廷中已经没有了正三品以上的官员,这使得正三品的官员成为了无可争议的最高权力象征,站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制高点。

这种情况在当时的官场中引发了许多权力斗争和争议。正三品的狄仁杰,作为一个杰出的文官,趁机斩杀平南侯,不仅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还是为了巩固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他深知,机会难得,一旦错过,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了。

这段历史揭示了唐代官阶制度的复杂性和权力斗争的残酷性。正三品的狄仁杰在这个混乱的时代,用自己的智慧和胆识,成为了权谋斗争中的一颗明珠,将正三品的地位发挥到了极致。这个故事不仅令人兴奋,也让人深思古代中国政治体系的复杂性。

在那个纷繁的唐代,官阶和爵位的体系已经变得错综复杂。尽管薛青麟被封为平南侯,他的爵位却已经逐渐失去了昔日的荣耀。

在电视剧《神探狄仁杰2》中,薛青麟不仅担任平南侯,还兼任五品县令的职务。令人意外的是,从官阶的角度来看,平南侯的七品爵位实际上与县令差不多。这并不是因为薛青麟被"埋汰",而是因为政府在唐高宗李治时期对官阶和爵位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在那个时代,爵位曾是真正的权力象征,但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崛起,原本的封地和赏赐制度变得越来越过时。秦朝后,二十等爵位制逐渐替代了五等爵位,侯爵的价值也在此过程中逐渐削弱。然后,在武后时期,为了巩固统治,她大肆分封武家子弟,其中薛青麟的家族也被纳入其中。

尽管侯爵的价值逐渐下滑,但持有这一爵位的人们仍然享有一项特殊的权益——免死权。这项权益是皇帝对功勋卓越的臣子的褒奖,一种象征性的"免死金牌"。然而,随着侯爵制度的逐渐淡化,这种特权的使用频率也大幅下降。

薛青麟面临许多不利情况,使他不得不在狄仁杰面前低头。他明白,自己的侯爵爵位已经不再具备昔日的权力和价值,而"免死金牌"也愈发稀缺。因此,他选择在狄仁杰面前保持沉默,这或许是唯一能保全性命的明智之举。

这个故事反映了唐代官制的变革和权力的衰落,以及爵位制度从曾经的权力象征逐渐演变成虚名的演变。薛青麟的遭遇也成为历史中的一个小插曲,突显了那个时代的复杂性和权谋斗争的无情。

在唐代的历史长河中,狄仁杰是一位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严格来说,他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正三品宰相,成为了传世的传说。

在唐高宗李治继位后,正三品官职被定为朝中最高权位。于是,一项重要的法令颁布,规定凡是担任宰相职务的官员都应当获得中书门下三品的官阶。狄仁杰就是在这个时期被任命为宰相,但他的官阶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这个规定使得他成为历史上最有声望的三品宰相之一。

然而,狄仁杰并非仅以"神探"的名号而成名。历史上,他的法律才能也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故事方式广为传颂。那是在唐高宗时代,当他被封为大理寺丞,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第一审判长时,他的传奇故事开始了。

新任命刚刚生效的第一年,大理寺堆积如山的积案和旧案摆在了他面前,数以万计的案件,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这个任务看似不可能完成,然而,狄仁杰如同一名高超的笔法家,他为每个案件编织着一个精彩的故事。

故事中有欺诈、爱情、背叛,有权谋和阴谋,每个案件都是一部精彩的小说。他深入调查,搜寻线索,如同小说中的侦探,一步一步解开了这些复杂的谜团。而他的法庭,成了一个让人着迷的舞台,旁观者们屏住呼吸,等待着真相的揭晓。

令人惊讶的是,在他的统领下,没有一个案件被判错,也没有一名被告请求重新审理。每个案件都以最完美的结局画上句号,就像小说的每一页都燃起精彩的情节。

狄仁杰的名声因此传遍了大唐国土,他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传奇。他的故事,就如同那些他解决的案件,充满了悬疑、刺激和情感,每一个人都在等待下一章的精彩展开。

这相当于在一年内,狄仁杰处理了一万多官司,包括政治大案和人命案,却没有一点差错。这种卓越的法律才能是极为难得的,即便放在今天也让人肃然起敬。

随着武后执政,狄仁杰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他被任命为地官侍郎,代理尚书事务,同时兼任凤阁鸾台平章事。这让他成为武后身边的“常务副皇帝”,在各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权力,只要皇帝不反对,他可以在朝廷事务上发挥重要作用。

狄仁杰的才干、正直和善于选拔人才的品质,使他在朝廷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尽管朝政经历了起伏,但他的政绩卓越,因此赢得了“唐祚送俊之臣”和“北斗之南一人而已”的美誉。

综合来看,以狄仁杰的官位和才能,他对于小小的平南侯是否有多大关注实际上已经不再重要。他的卓越才能和政治地位使他成为唐代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作为“神探”还是作为卓越的政治家和法律专家。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 阅读:577
评论列表
  • 2023-10-27 10:02

    我记得薛青鳞是被杀的哪里被问斩了,武后本就有意处理平南候,再有便宜行事之权处理一个侯爵问题一点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