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山东姑娘,陪老公到瑞典读博,这里物价很高,一根黄瓜竟要12.2元

真实人物采访 2023-12-28 23:57:28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3118位真人故事

人的一生,心之所向,不过平安和自由。总要有些随风,有些可以入梦。性格倔强的我,喜欢挑战新鲜的事物,不喜一成不变的生活,来到瑞典也只是我的另一种尝试。

我,小王,英文名Skylar,1996年出生在山东农村的一个普通家庭。我家庭的普通,和人们认为的普通,是有反差的。

(笑容应该是金黄色的)

我爸爸是名建筑工人,砌了一辈子的墙,妈妈也一直没出过门,在家里照顾我们。在我小学五年级时,大我11岁的哥哥要结婚了,我们家才有了彩电。

自从记事起,我就穿着表姐堂姐送的二手衣服,因为可以不花钱,我一点也不嫌弃。

直到我读大学后,才有了个二手的手机,依然是表姐送的。在这之前,从没走出过县城,唯一一次去市里,还是为了去看病。

我知道爸爸承担了家里的全部开销,他用一块块砖砌墙将我们养大,亲戚们都说他是头只会干活不会休息的老牛。

我深深体会爸爸的不容易,所以即便脾气再执拗,也从来不惹爸爸不开心。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提到爸爸,我就心疼得不得了。

(瑞典的夏日黄昏)

在读大一的第一个寒假,我去了济南一家华联超市兼职做短期促销员:卖八宝粥,一天挣90块,一箱提成2毛钱。第一次挣到那么多钱,我感到相当满足。

而当时为了省钱,连花一块钱坐公交车都舍不得,骑着表哥送我的自行车上下班。

大学一年级下学期,我就开始在英语培训机构市场部做兼职,同时在校内组织英语口语练习相关的活动。

大三下学期,我去杭州实习,做的是大学生英语口语培训。

但好景不长,因为疫情的原因,口语线下课开展不了,我只好去了杭州一家律师事务所市场部门,协助律师接案子和对接企业客户以及汇报案件进展。

在做英语培训和在律所上班时,我基本都是销冠。

两年后,我回到济南在一家税筹规划公司市场部负责企业客户的开发和维护。

(带婆婆青岛游玩时偶遇的一棵树)

工作的时间越长,你遇到奇怪的人也就越多,我的性格比较刚,所以会感觉越来越累,累的是人情世故,值得安慰的是:还好有老徐一直陪着我。

我和我先生老徐是于2016年10月在校园里认识的,我们是同一个大学的。

他比我低一届,那天他参加英语体验课,结果不知道为何走错了,误打误撞地来到了我们这个机构。

当时,见他和他的同伴有些尴尬,我就给他们递了杯温开水。据他后来说,这次的照面,他已经是一眼万年了。

(性格直率的我)

他之所以叫老徐,是因为他经常不刮胡子,大学舍友都叫他老徐。

老徐的英文名叫Troy,巧的是,在我们学校的贴吧里,有一个网名叫Troy的,捡到了和我同姓名的身份证,但是那个Troy不是老徐,我也不是那个丢身份证的人。

他读的是国际班,我又是做英语培训兼职的,所以我经常会去他班级宣传,也和他们一起参加过留学生晚会,由此他班上的同学大多都知道我。

于是,他班很多同学都将这个寻物启示转发给了他。而我们英语机构的朋友也起哄说我们俩是命中注定。

年轻的时候不懂,现在慢慢发现,什么命中注定呀,其实都是彼此包容。

(马背上的开心时刻)

我们俩的性格是截然不同的,体现在各个方面:性格色彩我是红黄,他是蓝绿;九型人格我是八号,他是九号;其他的不管什么测试只要我是AC,他一定是BD。

就连前两天自媒体上挺火的一段视频,让人判断听到的是咪咪还是咕噜,我听到永远是咕噜,而他不管怎么分解都是咪咪。

还有我喜欢张扬,他是那种把自己藏起来的人,从来都不爱抛头露面。

两个人性格不同就一定会产生分歧,我们俩每次的争吵都起源于他的沉默不语,无动于衷。他的性格和他的家庭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

因为从小的生活环境,他不善表达,他们家也从来不过生日,不过各种节日,生活中没有任何的仪式感。

(我在杭州的律所工作)

一旦面对冲突,老徐总是选择逃避,他的名言就是李小龙的那句台词: Be water, my friend! 我每次调侃他都说Be water不是让你遇到坎坷了就掉头,而是得绕过去解决问题!

问题不解决永远是问题,矛盾不解开永远有矛盾,可他的态度给你的感觉就是:我们之间从来都没存在过问题。

所以我们两个的矛盾始终都是我自己一个人的战场,他就似那金刚罗汉般沉默不语,不为凡事所动。

我倒是期望我们能痛快淋漓地吵一架,但他不会给你这个机会,他需要自己独处的时间。无论你怎么发火,他出去走个半个小时,回来就和没事人一样。

最气人的是当我们异地恋时,给他发消息他不回,我问他为什么不回复?你猜怎么着,他说他看到了,又没什么大事,就不需要回复。谁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气到爆炸!

(在泰安的自拍)

他习惯性的经常将手机置于静音,导致谁都联系不上他。甚至和自己的父母也极少联系,他父亲无数次地向我吐槽,联系不上他时,气人又担心的感觉。

来到瑞典后,才发现真相让人泪目,他读博真的是太忙,太辛苦了!加班赶项目是常事,确实没有太多闲暇的时间聊天。于是,我也会陪着他一起加班,协助他记录一些数据。

但无论怎么忙,让父母知道儿女的大致情况是必须的。现在,我强制性地要求他至少一个月和家人联系两次,之前他能做到的是半年联系一两次。

他的不爱表达,导致在压力大的时候,什么也不说,我又比较期待他人的反馈,一旦得不到他的反馈,我的感觉就不对劲了。

每一次他的冷战和我的热战结束之后,我们都会深入地聊天,甚至说是复盘,这样让彼此更加了解一下对方思考的底层逻辑。

之后还会有争吵吗?回答是:这是必然的,也是一定的。

(我在斯德哥尔摩)

我情绪不好的时候会向他哭诉,抱怨原生家庭的悲哀。但他会自嘲:“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自己挺苦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如果说我家是普通家庭,那老徐家绝对是贫下中农,至少我家好歹还有8亩地,而他家连3亩地都没有。

每次听他这样说,我都会觉得自己也许是太过矫情了。老徐就从来都不抱怨生活的苦,这一点是我敬佩的。

还记得大二寒假时,因为我有兼职,就给了他两百块钱当零花钱,他一直把那两百块钱存放到至今,他说那是他的耻辱。这种自尊心也是我所佩服的。

所以我们时常争吵,性格背离,骨子里的彼此欣赏也是事实。所谓的缘分以及命中注定其实都是自己的选择和坚持。

(早起化妆,今天我要嫁给老徐了)

今年1月,我和老徐结婚了。我们结婚的时候,他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同学,都来参加了。

他不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但他绝对是人品过关的人。

我们结婚没有车,也没有房,我也没要三金五金的。

老徐出来读博是岗位制的,有工资可拿。老徐也不懂怎么样送礼物,口红他选粉红色;他送的睡衣刚好合适我妈穿;曾送过我一件礼服,亮闪闪的,还有大厚垫肩,八十年代的样式。

当然,出门溜达的时候他也总喜欢给我拍照,本来我就长得一般,拍出来就更丑了。

(瑞典的10月)

老徐是大三的时候去芬兰交换的,之后又在芬兰读的硕士,在硕导的推荐下,申请了瑞典的博士,因为之前的异国恋异地恋,实在很不容易,所以四年的读博生涯我决定过来和他一起生活。

尤其是疫情过后,我也越发地感觉自己疲惫不堪,很多客户不并没把真诚和尊重当回事,他们认为有钱才是王道,这和我的原则是相背的。

作为一名市场人员,我对钱没有强烈的欲望,这样也很不合理,但我确实就是这样的个性。

我越来越感觉自己在退步,之前那么有棱角的一个人,被生活慢慢地磨平了,我内心是拒绝的。

如果只是考虑自己,一个人的生活可以很将就,怎样都能生活。但如果考虑到以后小孩子的教育,就得认真选一个地方定居,需要更多的责任感。

(在斯德哥尔摩的教堂里)

我们之所以努力打拼,是为了将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跪在父辈的阶层里无法动弹。

在国内,孩子3岁左右上幼儿园,三岁之前需要我全程照顾。我有很多同学毕业后当了老师,有的是因为热爱,有的只是把它当成一份职业。

在老徐看来,教育孩子父母的责任是更大的,但我认为校园环境同样重要。我并不想让孩子过早地就被剪断翅膀。

在国内,有钱就可以任性,什么样的教育都可以给孩子,但我确实疲惫于在金钱上的追逐了。

(我登上了泰山之巅)

而在北欧,这里是没有所谓的学区房的,孩子的教育体系和制度都是平均的。

至于欧洲人的精英教育,父母是如何卷的,这纯属超出了我们能力范围的事,我也不予置评。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目前的认知,尽力为自己的孩子多做些考虑。

我来瑞典已经四个月了,目前在语言学校学瑞典语。上语言课是不用花钱的,课上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年龄差距也很大,每个人都很友善,我也交到了不错的朋友。

我们会一起定期去图书馆私下做语言练习。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会给予热情地回应,但他们不会主动指点及干涉你的生活。

(斯德哥尔摩的街景)

在瑞典,这里的物价很高,17.9克朗/根(折合人民币12.2/根)的黄瓜,我们是不会买的。

99克朗/公斤的猪排(RMB33.8/斤),我们会在各个超市比价,蔬菜一般会去中东超市买,肉之类的会在本地超市购买,我们很少在亚超买东西,因为那儿的价格是真心不便宜。

还有人们缴纳的税费也较高,老徐每个月都得缴纳10-20%的个税,所以想要有正常的生活,单靠老徐一人工作是不够的,我也得努力加紧学会瑞典语,从而具备工作的能力。

我目前所期望的是,能在这边找一份工作,最好是能和国内有链接的,外加自己多年的市场销售经验,希望能找到一份有意思的工作。

然后慢慢积累一些储蓄,起码不要为钱发愁,一旦双方父母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有能力加以协助并解决。

在国内农村的家庭,如果没有子女的照顾,老人怎么可能过得舒适,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思考如何替父母养老。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在国外也只是暂时的,始终都需要落叶归根。

我们没有办法预测未来,只能先做好当下。所谓人生如茶,浮时不忘初心,沉时安之若素,我们会努力的同时,也会平心静气地接受生活中将发生的一切。

【口述:Skylar】

【编辑:烽火燎原】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欢,请点击关注哦!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

0 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