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十六州:历史变迁和民族大义

燕云百事通 2024-01-19 18:44:13

熟悉《燕云十六声》的玩家们都知道,燕云的游戏背景设定在比较少见的五代十国末期和宋初交替之时,游戏的主要内容也和现实历史里的【燕云十六州】有关。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燕云十六州”的历史变迁和它背后所蕴含的家国情怀。

【兵家必争之地】

燕云十六州,在古代又称幽云十六州,是中国北方的重要地区,位于华北平原的边缘,大致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地区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大部分地区,主要指幽州(今北京)、檀州(今北京密云)、涿州(今河北涿州)、云州(今山西大同)、儒州(今北京延庆)等地。其中最靠北的是武州(今河北宣化),最西为朔州(今山西朔州),最南为瀛洲(今河北河间),最东为蓟州(今天津蓟县)。

从地理位置上看,燕云地区扼守燕山和太行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秦汉时的长城就在此修筑,以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唐肃宗时,十六州名称基本确定下来。但当时并无“燕云”一词。这两个字最早出现在《宋史·地理志》中:“至是,天下既一,疆理几复汉唐之旧,其未入职方氏者,唯燕云十六州而已。”此后方有燕云十六州之说。《宋史·地理志》在这里描述的是一个现象,也是一个问题:燕云十六州不在中原王朝的管辖范围内,更确切的说,当时是在辽国治下。而对于这一局面的形成,石敬瑭要负很大的责任。

在五代十国时期,燕云十六州是后晋的领土。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为了自保,派大臣赵莹向契丹送上了燕云十六州的图籍,并按时纳贡。据《辽史》记载,石敬瑭称帝6年,先后派遣使者43次去契丹,朝内大事小情,都向契丹请示。

燕云十六州归入辽国范围,对中原王朝而言,相当于失去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天然屏障。自燕云往南,即河北、河南一片平原,契丹骑兵可以肆意往来。叶隆礼在《契丹国志》中称:“石晋轻以畀之,则关内之地,彼扼其吭,是犹饱虎狼之吻……遂乃控弦鸣镝,径入中原,斩馘华人,肆其穷黩。”

《燕云十六声》中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无面人地宫”剧情,在地宫中有大量沉默不语的NPC,更恐怖的是他们的脸都被割掉了,变成了【无面之人】。后来经过探索才发现他们其实是心怀家国大义的少年,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而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换脸变成【契丹人】。而换脸失败无法易容成契丹人的少年们,则都变成了失魂落魄的无面人深藏在暗无天日的地宫之中。《燕云十六声》的主线也在如此这般的家国情怀之下缓缓展开。

【艰难收复历程】

而现实历史里的中原王朝也一直为收复燕云地区而努力。第一个尝试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是周世宗柴荣。公元959年,趁契丹人内乱之际,柴荣御驾亲征,水陆两路大军齐头并进,目标直指燕云地区。柴荣年轻有为,在他的治下,后周国力逐渐强大。公元959年,趁契丹人内乱之际,柴荣御驾亲征,水陆两路大军齐头并进,目标直指燕云地区。最初,大军进展顺利,辽国的边关守将几乎望风而降。短短一个月,后周的军队就收复了瀛洲、莫州、易州等地,兵峰直抵幽州城下。辽国的增援部队也抵达燕山之北。就在双方马上举行战略决战之时,柴荣一病不起,最终功败垂成。

第二位是宋太祖赵匡胤。当年柴荣北征时,赵匡胤是其帐下得力干将。他建立宋朝后,一直不忘收复燕云。公元976年,大臣们奏请加尊号曰“一统太平”。赵匡胤说:“燕晋未复,遽可谓一统太平乎?不许。”于是就做起了准备。但可惜的是,宋太祖于公元976年驾崩,没来得及实施他的统一大业。后继位的宋太宗赵光义和宋真宗都没能成功收复燕云十六州。宋真宗反而与辽国达成了停战协议:宋朝每年给辽绢20万匹,银10万两,辽国主“愿兄事南朝(指北宋)”,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此后百余年,辽宋之间再未发生大规模战事。双方礼尚往来,互通贸易。

“澶渊之盟”后,辽国日衰,后金崛起。宋朝皇帝对自己搞定辽国没有信心,就想出联金抗辽的损招。结果,宋军在辽兵面前依然不堪一击,最后还是靠完颜阿骨打灭了辽国。随后,宋、金开始就燕云地区归属问题进行交涉。金军看透了北宋将帅的孱弱,表示宋军出兵晚,不能按原协议把16州之地归还宋朝,只将燕京及其所辖的6州24县交给宋,同时还要求宋每年给金交纳岁币40万贯,另加100万贯作为他们将燕京交给宋的“代税钱”,还甚至威胁道,如果不给就出兵攻宋。彼时的宋徽宗虽然不乐意,但在对方武力威胁面前,只能全部答应。金军撤走时,把燕京及其所属6州的财富及数万军户席卷而去,北宋得到的不过是几座空城。1125年,金军分两路南下攻宋。两年后,开封陷,北宋亡。后面的南宋王朝,连开封都一直未能收复,更别说燕云了。

燕云十六州真正回归,则是在明朝时期。1367年10月,已经在元末军事斗争中取得绝对优势地位的朱元璋,召开高级将领会议,准备北上灭元。在出兵前,朱元璋先发动舆论战,发布讨元檄文,历数元王朝之罪,著名的“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就是在这时提出的。1368年8月初,明军自东面齐化门进入大都,元朝亡。占领大都后,明军接着进军山西和西北,将元朝的残余势力逐至漠北。至此,在经过四百多年之后,燕云地区再次回归中原王朝。

【结语】

总的来说,燕云十六州的历史变迁反映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变化,也反映了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一地区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的政权更迭和文化融合,但始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燕云十六声》融合真实历史事件这一举措不仅向大家普及了这段历史,更是传承了民族大义。

1 阅读:41

燕云百事通

简介:更的慢但精,等等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