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学军:加快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人口工作新篇章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 2024-05-10 20:10:22

“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作出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断,强调要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显著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 正值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一周年之际,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于学军就新时期人口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全国卫生健康系统2024年人口家庭的重点工作任务以及如何加快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话题接受了《人生》杂志专访。 于学军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为做好新时代人口家庭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2024年,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口高质量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的领导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建立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帮扶保障水平,加强宣传倡导,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

《人生》杂志:面对新的人口发展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人口形势变化,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提出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断,如何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

于学军:事业发展离不开科学思想的引领。面对新的人口发展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人口形势变化,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提出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断,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其科学内涵,抓好贯彻落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素质优良

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厚植人口综合竞争力,是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体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技能劳动者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7%,高水平创新人才仍然不足,需要普遍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强化高素质高技能人力资源支撑。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8.2岁,但重点人群健康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要通过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等举措提升人口健康素质,提高健康预期寿命。

二、总量充裕

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是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底线要求。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矛盾已从过快增长压力转化为保持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要及时采取综合措施,积极应对超低生育率的挑战,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为人口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内需支撑。

三、结构优化

实现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合理均衡,劳动力资源有效供给,是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当前,我国人口性别结构持续改善,人口结构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少子老龄化方面。必须推动人口良性再生产,避免人口年龄结构失衡,同时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对少子老龄化的适应性,千方百计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四、分布合理

促进人口和劳动力在城乡、区域间流动更加活跃,形成畅通有序、合理公正的人口流动和分布格局,是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要把握现代化进程中人口流动的客观规律,推动产业随功能走、人口随产业走、公共服务随人走,促进城乡、区域间人口均衡布局、合理集聚、有序流动。

《人生》杂志: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系统阐述了“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全国人口家庭系统如何践行“六个必须坚持”?

于学军:我们要深刻领会并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口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精神要义,践行“六个必须坚持”,不断提高能力、改进方法,推动人口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一是坚持人民至上。人口工作事关个人发展、家庭幸福和民族未来,涉及每个年龄组,贯穿全生命周期,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能只见“人口”不见“人”。要将人口工作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具体问题入手,帮助解决婚嫁、生育、养育、教育、就业、就医、住房、养老等问题,努力满足人民的新期盼,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坚持自信自立。中国人口规模巨大,人口问题复杂,但是有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有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有党的坚强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群众工作的优势,有强大综合国力的支撑,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坚持自信自立,从实际出发,主动认识、适应、引领新的人口形势,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解决好前进道路上遇到的人口问题。

三是坚持守正创新。40多年来,我国实施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不断完善人口生育政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统筹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新的人口环境和条件,我们不能故步自封、不能等靠要,必须深入思考、主动作为,紧跟时代步伐,尊重人口规律,回答实践课题,顺应群众期待,创新理论,转变观念,完善政策,更新方法,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走出一条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人口治理道路。

四是坚持问题导向。过去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口数量问题,人口规模巨大、出生率过高、人口增长过快给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现在面临的是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新问题。其中,核心问题是低生育率,主要矛盾是人口少子化、老龄化。要加快构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切实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转变婚育观念,释放生育潜能,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

五是坚持系统观念。人口发展有自身的特点,需要全方位思考、多链条衔接,需要多部门协同共治。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对人口变化进行前瞻性研判,并把人口问题作为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进行统筹谋划,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加强人口监测预警,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形成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加快从人口大国转向人力资源强国。

六是坚持胸怀天下。通过实践探索,中国解决了出生率过高、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为世界人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树立了负责任人口大国良好形象。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坚持胸怀天下,密切关注全球人口变化趋势,学习借鉴国际社会先进理念和经验,继续为解决好人口与发展问题,提供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作出中国贡献。

《人生》杂志:2024年,将有哪些具体措施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于学军: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口高质量发展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落实2024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的领导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建立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强化人口监测预警,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推进优化生育政策落地落实

一是强化对人口工作的领导和考核。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精神和要求,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人口工作领导协调机制,研究重点问题,加强工作调度,强化综合治理。二是加快实施生育支持政策措施。要把完善生育支持措施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多渠道增加财力支持,在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医疗等方面出台更多支持措施。三是深化人口重大问题研究。依托相关研究机构和高校建立一批高水平研究基地,加强人口战略和重大问题研究,完善政策储备。

二、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一是积极推进托育立法。要积极配合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做好托育服务法立法相关工作,协助开展立法调研、法律草案修改完善等。二是落实千人口托位数任务。国家“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报告将千人口托位数列为滞后预期的指标,要求加大现有政策落实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和运营。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修订托育统计调查制度,对千人口托位数加强调度、通报,确保高质量完成2024年度目标。三是扎实推进托育建设工程。积极会同发展改革、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及有关建设单位,认真研究项目要求,推动统筹现有土地、场地等资源,督促指导市县储备一批、立项一批、建设一批,形成项目建设梯队。四是深化示范创建活动。15个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实施省份要认真谋划、加强督促,切实推动本地遴选城市建机制、保持续、出经验。要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支持,多渠道支持地方探索创新,做实做强普惠托育。五是强化行业规范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将联合全国总工会开展首届全国托育服务职业技能竞赛。指导地方建立监管联动机制,落实地方政府安全监管主要责任,压实托育机构安全发展主体责任,守住安全健康底线。

三、加强人口监测预警和形势研判

一是强化人口形势分析。落实人口监测统计调查制度,提升数据上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密切监测出生人口态势,科学研判人口发展态势。二是加强人口家庭相关调查。组织开展专项调查,深入了解家庭生育养育需求,监测家庭生育养育成本,跟踪评估政策实施效果。三是落实工作经费保障。指导地方主动积极争取经费,落实基本公卫优化生育政策服务项目,为基层人口监测等工作增强保障,确保有人干事、有钱干事。

四、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帮扶保障水平

一是建立健全全方位帮扶保障体系。继续不折不扣落实好“双岗”联系人、优先便利医疗服务、家庭医生签约“三个全覆盖”。加强工作统筹协调,努力解决特殊家庭在生活、养老、医疗、精神慰藉等方面的突出困难。二是落实“两项制度”规范管理。指导各地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制度管理规范》,严格落实现行各项奖励扶助和优惠政策,确保扶助对象资格确认准确、数据上报及时、资金发放到位。三是积极支持计生协开展暖心行动。加强“暖心家园”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已有阵地,不断扩大日常活动覆盖范围,增加活动频次,使尽可能多的计生特殊家庭成员走出家门,感受集体温暖。

五、加强宣传倡导和舆论引导 一是建立部门协同机制。要充分认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注重运用好这一有力武器“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要认真落实14部门《关于落实人口高质量发展要求 开展生育友好宣传教育的通知》,进一步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和具体举措,推动形成工作合力。要积极协调,将人口理论、人口形势纳入各级党校培训课程,发挥广电、文旅、文联等部门专业优势创作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借助工会、共青团、妇联、计生协等群团组织力量开展主题宣传,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加强主动宣传引导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在2024年5月启动人口高质量发展集中宣传月活动,会同中宣部印发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提纲,开展集中采访报道和新闻发布活动,制作包括标语口号、短视频、招贴画、普惠托育公益广告等形式的宣传工具箱,在《人生》杂志等主流媒体围绕“人口高质量发展”开设专栏。三是做好思想观念和舆论引导工作。当前,婚育观念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要多从正面发声,多用正能量感染人、带动人,及时引导网络舆论。要注重用好专家智库、社会名人、网络达人、医务人员、普通群众等多元发声主体,用活各类媒体传播平台,关心年轻人婚恋、生育、家庭问题,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 人口工作事关全局,是“国之大者”。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切实增强做好人口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各项工作落实,有效破解人口发展中的难题,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源:《人生》杂志2024年第5期)

►本期编辑:刘佳音

►本期校审:孙茜

►策划:吉哲 崔晨

►投稿邮箱:cfpa529@163.com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