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为何要公然射杀李敢?绝非一时冲动,而是不得不杀

史说新读 2023-12-01 10:53:24

李敢,飞将军李广第三子,也是幼子。

前119年,李广因失道,愤愧自杀,数十天后李敢因夺左贤王鼓旗,功封关内侯,实现了老爹一辈子都没能实现的夙愿。

然而仅仅两年后,李敢就被霍去病公然射杀。

事情的起因比较简单,因为李敢从某些人口中得知父亲之死,与大将军卫青脱不开关系,年轻气盛的他当即就去卫青府上找麻烦,卫青想息事宁人,不与李敢计较,因此被打了一顿,不想此事被外甥霍去病得知,于是霍去病在甘泉宫狩猎时将李敢射杀。

说起来李敢确实死的憋屈,虽然李广之死与卫青关系不大,但他身为人子,为父鸣不平,尽孝道而已,无论从哪一方面讲,都是人之常情,情有可原。

而且,李敢并非一个纨绔,更是一位少年英雄。

元狩二年,18岁的李敢就随父北征,由于太中大夫张骞出兵太慢,李广被匈奴左贤王的四万骑兵包围,当时汉军惊惧,士气低落,于是李广命李敢出阵进击,李敢独率几十骑兵,直穿匈奴兵阵而过,回来后更是当着众将的面说:匈奴不过如此。由此汉军士气复振。

由于李广的作战方式不得武帝之喜,因此少有出征机会,年轻的李敢于是向父亲表示,希望去一支有更多厮杀机会的部队,李广也觉得慈父多败儿,跟着自己并不利于儿子的成长,于是李敢便来到了霍去病的麾下。

元狩四年,李敢随霍去病北征匈奴。汉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遭遇匈奴左贤王部主力,此战中,李敢身先士卒,斩杀匈奴兵将无数,还率先将左贤王的战旗夺了下来,功封关内侯。

无论是能力,还是作战态度,李敢都称得上是一员良将。

然而,少年将军没能马革裹尸,却死在了自己人手中,也难怪太史公都对霍去病颇有微词。

那么,霍去病为何敢公然射杀已经晋升为侯的李敢,是一时冲动,还是有预谋?

以霍去病的智商,不是不知道杀死李敢的后果。当时的李敢不仅是在军中素有威望的李广之独子(长子李当户、次子李椒都先于李广而死),而且还是有食邑和封户的关内侯,仅次于是彻侯的霍去病。

另外,从霍去病得知舅舅被打到射杀李敢中间隔了一段时间,以及选择在狩猎时才采取行动来看,他绝非一时冲动,因为如果真是年轻气盛,霍去病应该是立马杀到李敢府上才对。

从他的一系列行为来看,霍去病应该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才决定杀死李敢,然后再向武帝摊牌,以他当时的受宠程度,应该无碍。事实也证明他所料不差,武帝果然以“被鹿角挑死”的恶名处理了此事。

那么霍去病为何对自己的同僚兼战友痛下杀手呢?这就不得不提他的治军方式了。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霍去病就与李广有一段精彩的对话,当时汉武帝召集了大汉全明星来了一次露天烧烤,李广和卫青都是抱着羊腿一顿输出,唯有霍去病只喝酒不吃肉,汉武帝问其故,霍去病回道:“臣不喜欢这个吃法”,武帝宠他,便答应出征时送他几个庖厨,以便打仗时能吃上可口的饭菜。这时李广看不下去了,讥讽道:“你懂不懂为将者与士兵同甘共苦的道理?”霍去病自然不甘示弱:“为将者根本不需要与将士同甘共苦,只需赏功罚过就是了!”怼的李广直呼自己老了,落伍了。

虽然这一段可能在历史上没有真实发生过,但不得不佩服编剧的脑洞能力,因为历史上霍去病的治军原则就四个字——赏功罚过,至于历来被名将推崇的与将士同甘共苦,霍去病根本不屑为之。

《史记》记载:“其(霍)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就是说,霍去病在塞外打仗,吃得好穿得好,还玩踢球,而他的士兵却饿着肚子,饭菜宁愿倒掉,也不给士兵。

或许是他不太看得起自己的士兵,又或许是他认为自己的士兵达不到吃饱饭的标准,反正与李广、卫青这样老一辈将军爱惜自己的部下、受人尊敬不同,霍去病确实对士兵过于严苛。

也许他从不漏记士兵的功劳、从不私占士兵的赏赐,也让士兵踊跃相随,让他打造了一支强兵。

但是,也因为他不把“体恤士卒”、“同甘共苦”当基,使他特别依赖于赏功罚过,对于有过错的将士,不管你是什么来头,什么关系,有多高的后台,统统打翻在地,再狠狠踩上两脚。

因为这是他维系军中权威的唯一方式。

而李敢正是那个犯错的士兵。

其实从一些细枝末节中,我们就能窥知一些真相,比如李敢为何在两年后才知道父亲之死与卫青有关?前两年他干嘛去了?

肯定是有人故意在其中挑拨。

因为卫青、霍去病这两个外戚已经引起了某些人的妒忌,在他们眼中两人无非就是靠着裙带关系才取得了如今的成就和地位,特别是霍去病,17岁封侯,19岁打下河西走廊,现如今又封狼居胥,武帝不但为他独创“嫖姚”校尉、“冠军侯”,甚至为他搞出了两个“大司马”,这怎不能让人耳热眼红?

于是,他们便开始挑拨生事,如果霍去病忍了,那么他在军中的威望将一落千丈,如果霍去病冲冠一怒,那么他的恩宠将会随之烟消云散,这就如后世的“金刀计”,彻彻底底的阳谋,无论你怎么做都会落入他们的彀中,但也如王猛低估了苻坚的胸怀,他们也低估了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宠爱。

正如《汉武大帝》中的情节一样,汉武帝虽然对他拳打脚踢,将大棒高高举起,但却又轻轻放下,不仅无一丝一毫实质性惩罚,还为他遮掩,说李敢是被鹿角挑死的,完全是一副父亲对儿子的态度。

只能说李敢的悲剧,是他在错误的时间打了错误的人。

对于霍去病来说,自己的部下公然犯上,而且犯得还是自己的舅舅,于公他是赏功罚过,于私是替舅舅出气。至于走公然射杀这样的极端,无非就是向自己的部下证明:犯了错就要接受惩罚,即便你是公侯良将?

霍去病是不得不杀!

如果李敢不是霍去病的部将,也许这一切就不会发生。

0 阅读:112
评论列表
  • 2023-12-01 20:09

    霍去病高高在上,贪图自己的享受,不体恤士兵,残杀部将。这样霍某遭人记悢才会早死。

史说新读

简介:喜欢历史,正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