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交警杨成军:扎根基层守护一方安全

影像生活的瞬间 2024-05-16 05:57:16

“走,今天去慢坡子值班!”随着一声命令,几名年轻交警鱼贯而入,上了警车。早上八点刚过,杨成军和同事们就开始一天的工作。

杨成军,是盐源县交警大队的一名辅警,10多年来,他和同事一起开展路检路查、公路抢险救援、交通秩序维护、进村入户宣传等工作。从业以来,他始终坚持不忘初心,服务群众,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几年来他多次荣获“先进个人”“2022年秩序管控先进集体第一名”“盐源县公安局2023年度十佳辅警”等荣誉称号。

步履不停,逐心而行。杨成军从凉山农校毕业后选择回到盐源。进入交警大队时他就明白“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自己的职能职责。“交通警察必须秉公执法,不得徇私舞弊、索贿受贿、枉法裁决。”他一直牢记入职第一天教导员的话,并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努力实践。

用“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来形容杨成军和同事的工作状态再合适不过了。身穿制服,头戴警帽,扎上配套腰带,一双“白手套”水平横垂线竖的指挥检查来往车辆。有14年工作经历的杨成军,工作时候眼睛就是扫描仪,过往危化品车、大型客车、重点违法车辆等“病车”逐人逐证逐车检查,无一漏网。

盐源前往西昌绕不开小高山,这个路段路弯坡陡,冬天冰雪封路导致交通堵塞。两年前的冬天,公路堆积两尺余厚的雪,有辆车子四面朝天斜躺在深沟。没有穿反光背心的杨成军深一脚浅一脚地向沟的方向奔去。通过判定车辆安全状态,查看车内外隐患,清理积雪、安抚伤员,指导自救,救援行动紧张有序。一个小时后,车内人员终于成功获救。同事老陈嗔怒了工作中的杨成军不要命。夜间和雪地作业执勤人员不穿戴反光背心等安全装备等于把自己置身于危险中。但谈起这段在小高山执勤工作的经历,杨成军一脸淡然,羞涩地说当时只想着救援,顾不上其他的了。

在G348(原S307省道)盐源711KM-735KM(小高山)路段开展路查工作时,杨成军经历了许多艰辛。2022年3月,一辆从泸沽湖驶往西昌的自驾车,行驶到离杨成军的工作点600米处的上坡途中无故熄火,无法正常启动,故障点离汽车修理厂还有5公里,修理厂师傅电话指导了一番,杨成军和同事推车上坡,一次,两次……车辆发动,车主竖起大拇指“人民警察为人民,盐源交警好样的!”

警服在身,救死扶伤就不分时段。杨成军回老家,刚到村口弯道,就发现一辆摩托车侧翻在水沟里,还压了一个男子,人已经意识模糊且言语不清。杨成军果断把伤者拉往县医院,垫付检查费用,办理入院手续,设法联系伤者家人。

杨成军巡查值守在易拥堵路段、交通违法多发路段、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和恶劣天气多发路段。2023年,他和战友们共拦截、检查包括“两客一危一货一面”的各类车辆12015辆;查处超员载客、超速行驶、疲劳驾驶、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违法停车、违法倒车、货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5613辆;酒醉驾、无证驾驶173起;维护交通秩序、开展公路扫雪除障累计182公里,根据上级要求与其他单位联合执法20余次。

父母亲日渐年迈,有多种基础病,三个子女上学,杨成军压力很大,朋友建议换个工作。杨成军说,交警是我最初的职业选择,选了就是一辈子,一天不上班,心里也是空落落的,浑身不自在。妻子照顾家中老少,是杨成军最坚实的依靠。“这辈子自己亏欠妻子太多。”杨成军对记者说,“家人善解人意,儿女健康成长,‘小家’鼎力支持,自己没有理由不守护好‘大家’。”

文/肖赤虹 图/由受访者提供

0 阅读:0

影像生活的瞬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