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取消,没人报考,皇帝的“新衣”没有了

早起看天 2024-05-03 13:09:33

近日,厦门市翔安区教育局发布的一则《关于公开招聘骨干教师(2024年4月)取消及减少部分岗位的通告》,引发不少讨论。

据该份通告表明,在近期推行的骨干教师招聘工作中,多岗位由于符合条件的报考人数未达到标准比例,需要进行调整,涉及初高中语文、物理、数学、政治、历史等多个学科领域。

网传,招聘计划取消的原因,或与岗位编制被取消有关。

有人针对网传消息进行向厦门市翔安区教育局组宣部求证,得到的答复是本次招聘岗位确实无编制,采用参聘制。岗位取消原因已经(在通告里)写得很清楚。

网友一针见血指出:有编制没编制,工作内容一样,劳动强度一样,工资不一样,福利待遇更是天差地别,好多就是奔着编制去的,你取消编制,人家肯定都不考了啊。

这次招聘的还是教师岗位,在现实面前,“园丁精神”也变得脆弱无比。

编制就像皇帝的新衣,大家都看到了不合理,却都选着视而不见。

这些年考公热的背后都是大家都像当“公仆”都希望端上“铁饭碗”。

我国曾花费巨大力气打破的铁饭碗,正在被慢慢的重新拾起来。

公务员“铁饭碗”的弊端已经被历史证明,可惜在利益面前,有人不仅希望重铸铁饭碗,还像将其变成“金饭碗”。

如果人人都端上铁饭碗,最终的结果就是因为没人做饭,大家都饿死。

二元社会正在变成二元世界,两个世界的人很难共情

有编制和没编制,体制内和体制外正在慢慢的变成两个世界。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社会结构长期处于二元社会。

改革开放之初,这种顶层设计在保证社会稳定的情况下,的确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这些年,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这种二元制度设计越来越制约经济的发展。

现在二元社会的制度设计不仅影响经济发展,还影响两个世界的价值认同。

最典型的例子体制内的感人故事很难引起体制外的共情,甚至遭到质疑。

就连曾经很好引发争议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都引发巨大争议。

烟草三代,石油三代,铁路三代的感人故事更是遭到了全网的嘲讽。

其实这些故事的背后也是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

抛开体制的影响,这些人的经历的确让人感动,但就是因为他们是体制内的人却遭到了质疑。

周总理曾经握着掏粪工人的手说两个人的工作都一样,都是为人民服务。

不仅在那个时代没人质疑,就是现在大家依然相信。

为何现在体制内普通人的光辉事迹频频遭受质疑,到底是什么原因?

都说时代变了,可是大家的评判标准其实并没有变,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两个世界的固化正在摧毁大家共同的价值观。

二元经济的资本化正在加速两个世界的固化

二元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并不是国进民退,还是民进国退的问题。而是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都在迅速的资本化产生的问题。

两种经济结构一旦迅速完成资本化,必定为争夺有限的社会资源展开恶性竞争。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面临双输的局面。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房地产快速发展的事情,在利益的驱使下,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都纷纷进入地产赛道。在房地产的饕殄盛宴中,只有资本赚的盆满钵满,受到伤害最大的却是普通的购房者。

现在大家都在利用自己周边的资源做出最优的选择。这无疑加剧了两个世界的固化。

子承父业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的残酷现实,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

写这些对于个人其实毫无意义,甚至可能会被人当成笑话来看。

与其杞人忧天,不如安心搬砖,知道少一点也许生活更幸福。

0 阅读:8

早起看天

简介:一个天天做梦的人,希望每天过的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