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策划亚太战争,18艘登陆舰直冲中国而来:刚开始就遇上大麻烦

空天力量 2024-04-16 15:58:59

随着“印太战略”的实施,美国紧锣密鼓的为推进战争准备,在军事上亮出了一系列大动作,然而,一个核心问题的存在却让美军的行动迟迟难以推进。

前言:

此前,美军在亚太地区建立了以水面舰艇部队、核巡航导弹部队和轰炸机部队为核心的打击体系,对当时的中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随着近些年来中国军事实力飞速发展,这套打击体系的各种问题暴露无遗。

美国开始在西太平洋展开对华战备,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如今拜登政府押注了新的筹码,结果还没开始就遇到了大麻烦。

(美军轰炸机)

1.美国策划亚太战争,押注中型登陆舰

6年前,美国防务战略文件中将中国确定为主要竞争对手,同时启动了资源转移和对抗中国军队的计划。当时,有专家表示,美海军缺乏足够的战舰来运送部队,战舰短缺严重影响了美军在亚太地区的行动。

因此,在美国海军陆战队2030年部队计划中,明确提到希望有18~36艘中型登陆舰,每艘船的长度在60到120米之间,航程为6500公里,能够运送50名陆战队员和装备。

美军相关的评估文件中提到,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非常重要,因此需要足够数量的运输船,将陆战队投放到战场,以应对潜在的对手中国。

之所以会选择建造中型登陆舰,根本原因在于美军两栖作战思想的转变。从前,美军的两栖舰大多是几万吨的两栖攻击舰或船坞登陆舰,四五千吨级的中型登陆舰基本上算是一片空白。但美国海军提出了所谓的“分散战略”,要使用两栖舰艇四处移动作战。

(美国中型登陆舰的计划图)

相比原有的两栖舰,中型登陆舰除了能满足作战的灵活性,还能降低成本,增加舰艇数量。因此,美军将中型登陆舰视为了赢得亚太战争的重要筹码。

按照最初的设想,第一艘登陆舰将在2029年交付,但计划刚开始就遇上了个大问题——预算不够了。

据台湾媒体报道,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称,新型登陆舰的成本可能要比预算高出36亿美元,超支138%。超支带来的最直接问题就是采购数量不足,或者是在船舶设计上节省成本,总而言之要想达成原本的目标很难,这或许就是大家所说的“出师未捷身先死”。

2.美日加强军事合作,三方面值得警惕

一说到亚太地区,自然少不了自愿成为美国“马前卒”的日本,口口声声说着要和美国共同维护国际秩序,结果自身就是挑起地区局势动荡的不稳定因素。

2011年11月,当时担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高调宣布“重返亚洲”,计划在2020年将60%的海空兵力部署在亚太地区。从那个时候起,美国就已经开始为可能爆发的战争做准备了,如今美日的举动更加明目张胆。

首先,军费大幅增加。从2017年开始到现在,美国年度军费开支极速增长,今年已经飙升至近9000亿美元了,其中还有专门针对亚太地区设立的“太平洋威慑倡议”专项,投入的资金也一年比一年多。近年来,日本的防卫费也不断攀升,2024财年防卫预算更是高达557.6亿美元,创下了历史新高。

其次,大量储备武器弹药。俄乌冲突给了美国一个重要的教训,即现有的储备和弹药生产能力完全不够,因此,美国计划与日本合作解决该问题。与此同时,美国驻印太地区部队,相继宣布了导弹部署计划,要在亚太地区打造一堵“导弹墙”。

(日本陆上自卫队进行训练)

此外,加强军事基地建设。一方面,美国加强了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的建设,增强防空能力和抗打击能力;另一方面,在周边岛屿建设小型机场,既可以在战时分散敌人注意力,又能凭借特殊的地理位置赢得先机。

美日在军事领域的动作不断,中国必须高度警惕。

3.中国军事实力飞速发展,解放军战力超乎想象

近年来,美国智库进行了多轮兵棋推演,其中出现了多次美军“弹尽粮绝”的情况。在模拟中,美军与解放军进行了长达两周的激烈作战最终耗尽了全国的弹药,但仅仅摧毁了解放军东部战区不到一半的战机机队,解放军的弹道导弹部队基本存活,依然对美军构成了巨大威胁。

原本美军计划通过隐身战机机队对中国进行穿透性打击,但随着中国五代机大规模入列,美军的隐身纵深打击手段能取得的效果有限。

更何况,解放军还有“杀手锏”——东风系列导弹,其强悍的性能,能够对第一岛链的美军空军基地进行精准打击,这也就意味着一旦战争爆发,美军战机只能从第二岛链起飞,进入第一岛链与解放军争夺制空权,在中国家门口作战,谁输谁赢想必大家心里都有数,主场优势可不是白占的。

(解放军东风导弹)

中国和美国都是军事强国,一旦打起来,无论结果如何双方都讨不了好,更甚者还会引起地区局势动荡,进而影响全球。“合则两利,斗则两伤”,是对中美关系最精准的判断,世界这么大完全容得下中美两国,美国能及时收手自然是好的,否则解放军也不惧“硬碰硬”。

1 阅读:829

空天力量

简介:总有些奇怪的防务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