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秘书陈伯达:父亲死得很惨,母亲上吊自杀死得好苦

文史茶馆 2024-02-16 15:59:22

陈伯达是毛主席的秘书,从延安时期,到建国后,他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20多年,官至正国级,是毛主席众多位秘书中后来地位最高的,也是身世最不幸的。

(左二陈伯达)

文采好的人,不一定口才好。陈伯达是福建惠安人,一口佶屈聱牙难懂的闽南话,所以陈伯达讲课,不太受欢迎,可是他的文章写得好,尤其是理论文章,深受毛主席器重。

陈伯达的父亲叫陈其潜,是一个落地秀才,一生连个举人都没有考中,不得不在家乡教书。父亲对其他的学生还比较宽大,唯独对陈伯达相当严厉,陈伯达稍不用心,就会被父亲打。

有一次,父亲狠狠打把陈伯达打了一顿,夜里,母亲在昏黄的油灯下察看陈伯达的伤势,不禁伤心地哭了。正是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陈伯达学有所成,学富五车。

可惜陈伯达8岁那年,父亲感染鼠疫一命呜呼。陈伯达后来回忆起这段伤心的往事,叹息说道,父亲死得很惨、很惨!

陈伯达上面有一个哥哥,下面有一个妹妹,他原名陈健相,伯达是他用的一个笔名。兄妹三人,只有陈伯达一人读书识字。大哥脑子有点迟钝,不是读书的料,上了几年私塾,实在读不下去,就去种田了。

后来大哥跟随人家去南洋做苦工,好不容易挣点血汗钱,却被人家给偷了。建国前夕,陈伯达已经身居高位,可是他的哥哥并不知道,哥哥从南洋回来,在家乡当挑夫,赚点脚力钱。

有一次,哥哥给人家挑担子,活干完了,人家却不给钱,反而把他打了一顿。不久,哥哥在困顿中死去。

陈伯达的母亲叫曾玛官,是一个文盲,是惠安县一个小岛上的人。父亲虽然读书,却性格懦弱,母亲是一个文盲,却有农村妇女的倔强性格。陈伯达很爱自己的母亲。

抗日战争时期,陈伯达来到了延安,担任了毛主席的政治秘书,写作了很多很有影响力的文章,比如《墨子哲学思想》、《孔子的哲学思想》、《评蒋介石先生〈中国之命运〉》等等。

(右二陈伯达)

这些文章很受毛主席的重视。陈伯达工作稳定,生活安定下来,有了很多稿费收入。他没有忘记自己的母亲,经常给老年的母亲寄钱过去,他知道母亲生活艰难。

1951年,陈伯达到福建出差,想顺道回老家看看老母亲,他去向毛主席请假。毛主席批准,并转达自己对陈伯达母亲的问候。可惜,等陈伯达激动万分高高兴兴地回到老家,却发现不但哥哥不在了,老母亲也早已经不在了。

嫂子告诉他,母亲已经去世6年了。那一刻,陈伯达泪如泉涌。嫂子杀鸡款待陈伯达。这6年来,陈伯达给母亲寄的钱哪里去了?都被他的嫂子给收了。

可见这个嫂子不地道。她不早点把母亲去世的消息告诉陈伯达,就是贪图他寄的钱。陈伯达回到县城,有人才悄悄地告诉他,他的母亲是上吊自杀的,原因是婆媳不和。

她那可怜的母亲是被嫂子活活逼死的。从那以后,陈伯达再也没有给老家寄一份钱,也不再回老家了。许多年后,每每想起这段往事,陈伯达都泪如雨下,他的母亲死得好苦,连一天福都没有享到!

陈伯达后来身居高位,却误入歧途,被判刑18年。1989年,陈伯达去世,终年85岁。他全家人的遭遇和命运真是太苦了。

(参考书籍:《陈伯达传》)

3 阅读:239

文史茶馆

简介:人气爆棚的文史新锐写手,已出版《梁山泊里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