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妻者百财不入,愚孝者百事不顺”,看似封建迷信,其实很现实

陋室文史 2024-05-21 15:57:17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听到很多流传许久的俗语,有些人对这种俗语深信不疑,有些人则嗤之以鼻,认为其是封建迷信。

但是,其实一些看似封建迷信的俗语,其背后的含义往往很现实。

就像这句“亏妻者百财不入,愚孝者百事不顺”,其中就蕴含着人生的大道理。

亏妻

“三十而立”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意思是一个人在30岁的时候应该成家立业,拥有自己的家庭事业,才能算是走入人生的正轨。

由此可见婚姻并不仅仅是传宗接代的必要流程,其真正意义更在于组建一个健全的家庭,让一个人在拼搏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

而这句“亏妻者百财不入”正是告诫一个人,要重视自己的家庭,善待妻子。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俗语呢?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流传许久的典故,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人们常用“陈世美”这三个字来形容负心汉,这便是出自于宋朝的一个故事。

宋朝有一位举子叫做陈世美,他与他的夫人秦香莲是少年夫妻,后来又育有子女。

可是当陈世美高中状元后,却没有抵住诱惑,他隐瞒自己已有妻室儿女的事实,娶了公主成为当朝驸马。后来秦香莲带着子女上京寻夫,陈世美居然派出杀手要取妻儿性命。

陈世美行径之可恶,备受世人唾弃,而他自己最后也落得个处斩身死的下场。

其实从这个典故中,我们可以看出世人对陈世美这样行径的人有多么厌恶。

一个人如果不能真心相待自己的妻子,给予其好的生活,即使这个人有再高的才能,他的人品也会令人十分怀疑。

而无论是官场还是生意场中,人品恰恰是衡量是否可以合作的一个标杆。

如果他对待枕边人都是非打即骂,甚至随手抛弃,那么难保这个人在日后的合作中不会做出背叛的行为。

而有如陈世美这样的人,一旦周围的人知道他的行径,哪怕是亲人、朋友也会对他退避三舍,甚至背后瞧不起他。

长久以往,若是他真的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恐怕没有人会出手帮助他。

故而,“亏妻者百财不入”这句俗语,其实正道出了人们对道德败坏者的唾弃与厌恶。

也只有家庭和睦、夫妻恩爱、相互扶持才会让这个家庭蒸蒸日上。

愚孝

在受到儒家文化影响几千年的中国,孝道一直都是一个亘古不灭的命题。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父母给予生命,子女哪怕为父母献出自己的一切都在所不惜。

而在中国古代,很多朝代甚至将孝顺当做选官的一项标准,中国更是有流传千古的《二十四孝图》来彰显古代人对父母的孝顺。

可是孝顺却不等同于愚孝,有些人只知道要孝顺父母,面对父母的种种要求,全都视作不可违反的规定,这就是愚孝。

但这种愚孝,却是导致一个人百事不顺的根源。

诚然,父母总是比我们有更多的生活经验,也见识过更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有些父母长辈会有一些陈旧的传统观念。

如果一昧听从父母的建议,父母让他做什么便做什么的话,那么最有可能与时代脱节,做出很多不合时宜的事情来。

而我们也经常能够看到,一些人在组建家庭后总会遇到婆媳不和等情况,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家庭,往往都是因为男主人过于愚孝。

对父母的孝顺是一方面,但是也应该体谅自己的家庭,如果事事都听父母的,甚至还要牺牲自己与妻子儿女的生活,那么这种愚孝就很有可能导致一个人家庭破裂。

而没有家庭作为后盾,他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到头来反倒还会埋怨父母,得不偿失。

所以孝顺是好的,但是也不要过于愚孝,子女应当尊重父母,但也要有自己的主意。

结语

其实无论是“亏妻者百财不入”,还是“愚孝者百事不顺”,都是劝诫人们要在家庭的角度上坚守原则,保护家庭的和睦。

这虽然是一句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俗语,但对现代社会的家庭关系也有着很大的启示。

这些年来,我国肉眼可见的结婚率急速下降,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坚持单身生活,除了生活压力大等方面的因素,对于婚姻与家庭关系的恐惧其实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倒也不是现在的年轻人太过危言耸听,实在是许多社会新闻,将那些想要结婚的年轻人都吓退了。

网络的飞速发展让人们不再处于以前那种封闭的状态,现在一些小事都可以随网络传播的全世界,更何况那些家暴,出轨的案件,更是传播的沸沸扬扬。

而这些案件中,就不乏一些现当代的陈世美,以及因为对父母的愚孝导致自己与妻子的关系破裂,甚至导致家暴杀妻等情况。

这在警醒人们要善待妻儿、不盲目孝顺父母的同时,也提醒了一些女性,让她们明白恰恰是这种人品败坏,对父母愚孝的人,也是最不适合当做结婚对象的。

所以当我们再重新审视这些古代的俗语时,就会发现,虽然很多俗语看起来都有一些封建迷信,甚至有赌咒的意味,但是他们有很多其实是古人总结下来的经验。

当我们人生遇到困境的时候,不妨去看一看这些俗语,或许就在某一时刻我们就能够获得启发。

0 阅读:125

陋室文史

简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