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墨西斯星,为什么被视为地球的“复仇女神”星?

人文之光 2024-03-17 15:24:52

从地球的历史来看,地球的历史存在一个很诡异的现象,那就是差不多每隔600万年,地球上就会发生一起周期性的物种灭绝。仿佛在冥冥之中有推手影响着地球上的众多生物一样。当然,科学精神就是刨根问题找出问题所在。

同时,人类也通过对宇宙的研究,发现了太阳系的可疑之处:那就是放眼银河系,绝大多数星系都是多个恒星的系统,唯独太阳系是单一恒星系统。当然对于这个另类的现象,天文学家起初解释认为是太阳系物质匮乏,所以只能形成一个恒星。并且,很长时间以来,人类也没意识到单一恒星和2600万年周期有什么必然因素可言。

不过,近年来,科学家根据地质方面的发掘,开始对太阳系的隐藏恒星和2600万年周期的合理性,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那就是或许,2600万年周期和隐藏恒星涅墨西斯有关,而涅墨西斯,就是太阳系的第二个恒星——即太阳系其实也并非单一的恒星星系。

1、铱元素

科学家通过对地质勘测的结果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似乎每一次生物大灭绝,地质方面都发现了大量的铱元素。在地球上,铱元素属于十分稀缺的一种化学元素。所以,如果地质年代的某一个时期铱元素含量激增,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这个时期曾存在地外物质活动——说直白一些,就是存在地外还有铱元素较多的小行星对地球发生了撞击,并通过这轮撞击给地球带来了大量的铱元素。

而是什么缘故,导致每隔2600万年,就周期性发生小行星撞地球的现象?因此,天体物理学家经过观察和计算,提出了涅墨西斯存在的问题。

2、涅墨西斯的依据

首先,在太阳系的外围,存在天王星和海王星这两个巨无霸行星,而这两个行星的轨道比较异常,所以天体物理学家一直怀疑在这周边存在一个太阳系的第九行星,是第九行星的作用力对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轨道产生了作用力。因此人类才在观测技术较差的1930年代,认定冥王星是第九个行星,并认为体量大约和火星差不多。但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进步,人类才知道闹了乌龙:冥王星的体积太小,不足以对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轨道造成影响。因此天文学界一度还要寻找第九大行星,但时至今日,人类也没能找到第九大行星存在的痕迹。

但是,如果太阳系的外围奥尔特云一带确实存在一个涅墨西斯,那么,关于天王星和海王星轨道比较混乱的情况,也就可以有一个很完美的科学解释。

同时,假定涅墨西斯的公转周期是2600万年,那么,关于地球上每隔2600万年就会发生一次的生物大灭绝,也就有了一个很合理的解释:那就是每隔这段周期,涅墨西斯就会对小行星带产生一定的作用力,导致小行星带的天体运行轨道发生变化,并导致部分小行星对地球造成冲击,并给地球带来生物灭绝。

3、复仇女神

当然,对于火星、木星这些没有生物存在的星球来说,涅墨西斯存在与否并不重要,而对于地球上的物种来说,涅墨西斯似乎真的是来寻仇的:因为,涅墨西斯对地球物种的危害,真的是毁灭性打击。

2 阅读:27

人文之光

简介:为文史爱好者提供一座象牙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