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方年夜饭主食的不同:北方饺子南方汤圆,还有吃面的

读万卷书破万里浪 2024-01-02 10:57:33

《尔雅·释天》中说:“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岁为名”,把“年”当作收获的象征,大家聚在一起烧些好东西吃一顿,这种庆祝的活动经过多年延续,就成了后来老百姓过年的一项重要仪式——年夜饭,又称团圆饭。

早在汉代,我国就有除夕吃年夜饭的习俗了。这顿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吃到深夜,接上“交子”(即交子时。子时:旧时指夜里11时至凌晨1时的时间)的饺子。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由于人们生活水平较低,平时做不到饮食丰厚,只有到了过年时才能改善一下,因此对年夜饭的质量和内容要求较高。

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无论贫富,人们都会尽可能做顿丰盛的年夜饭,一是为了解馋,让苦熬了许久的五脏庙里添些油水;二是年夜饭的进行过程中还要彼此祝福,需要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美味佳肴来融洽这和谐的气氛。

年夜饭的繁简,可视各家的经济情况而定。我国北方与南方地区由于地域物产各异,饮食上也有不同的习俗,尤其是主食方面。

北方人过年讲究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这吃饺子的习俗,也是从汉代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此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

南方地区节庆时,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意味着“团圆”“圆满”的意思。在南方,人们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因此过春节时,每家每户必定要吃汤圆,以此来追求家庭和谐、吉祥。

除了饺子和汤圆之外,也有不少地方的年夜饭讲究吃馄饨和长面。新年吃馄饨取其开初之意。传说盘古氏开天辟地,使“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结束了混沌状态,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则取“馄饨”与“浑囤”的谐音,意思是粮食满囤。

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它,预祝寿长百年。古代的一切面食都叫做饼,所以汤面起初也叫汤饼,开始的面片不是擀成或压成的,而是将和好的面,用手往锅里撕片片,和现在北方吃的“乌鸦头”“猴耳子”等的做法差不多。到唐代以后开始用案板擀面,才逐渐有了长面、短面、干面、素面、荤面、挂面。

0 阅读:4

读万卷书破万里浪

简介:笑谈风云,闲说历史,另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