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城南之战:萧朝贵战斗负伤,杨秀清是赢家

聊聊历史 2024-02-27 10:49:03

1851年10月,萧朝贵在永安城南扎营,与清军向荣、乌兰泰部进行激战,被炮弹击中,受了重伤。七天后,杨秀清“天父下凡”,进行永安封王,萧朝贵是输家,他的时代终结了。

冯云山,拜上帝教缔造者,太平天国实际创始人。1848年,冯云山被官府逮捕入狱,拜上帝教群龙无首,人心涣散,局势岌岌可危。

危难之际,杨秀清以“天父下凡”名义训斥教徒,给他们信心与希望,又通过“科炭”形式筹款,救出冯云山。如此,杨秀清崛起,他以“天父”为依托,树立自己在拜上帝教的权威。

受到“天父下凡”启示,萧朝贵也有样学样,表演“天兄下凡”,从而在宗教领域凌驾于洪秀全、冯云山之上。如此,太平天国有了两个“下凡”,权力格局就此改变。

杨秀清是天父,萧朝贵是天兄,谁更大呢?理论上看,杨秀清是父亲,萧朝贵是儿子;父亲比儿子大,萧朝贵要服从杨秀清,实则未必。

必须明确一点,天父、天兄并不存在,杨秀清、萧朝贵表演下凡,除了安抚拜上帝教群众之外,主要是谋求自己的权力。也就是说,他们都想获取权力,不会轻易屈服他人之下。

萧朝贵,显然比杨秀清强一点,即便他只是“天兄”。杨秀清、萧朝贵两人的家族力量都很弱,他们都以烧炭谋生,可利用资源不多。

如果只依靠“下凡”,杨秀清、萧朝贵绝对不可能跻身上层。想要提高地位,就得拉拢更多的实力派,争取他们的支持;要想得到支持,就必须以“下凡”名义给实力派好处,结成利益共同体。

争取实力派支持上,萧朝贵比杨秀清有优势,因为萧朝贵身体素质好,杨秀清身体羸弱。如此,太平天国早期,“天兄下凡”次数比“天父下凡”多,而且非常频繁。

据《天父天兄圣旨》记载,从萧朝贵第一次下凡开始,到永安城南受伤之前,一共下凡120次。三年时间,下凡120次,每年40次,这是什么概念?10天左右下凡一次,保持高度存在感。

萧朝贵频繁下凡,所涵盖的内容很多,包括拜上帝教人事变动,洪秀全的行踪以及家属安置,还有颁布典章制度,等等。

例如,金田起义之前,萧朝贵表演天兄下凡,说当时情况不好,让洪秀全、冯云山去胡以晃家“避吉”,由自己负责金田起义。

金田村,并不是冯云山发展拜上帝的核心地区,为何在这里起义呢?很简单,萧朝贵拉拢韦昌辉,因为他是金田起义的最大股东,资金雄厚,且家族力量强大。

冯云山为了抗衡杨秀清、萧朝贵,故而拉着韦昌辉、石达开入拜上帝教。但萧朝贵给他们实实在在的好处,包括韦昌辉成为天父第5子。

石达开,萧朝贵也想拉拢他,但石达开太有个性,当面顶撞“天兄”。如此,石达开在太平天国早期,几乎没啥机会带兵打仗,远不如韦昌辉显眼。

1852年,萧朝贵阵亡长沙,杨秀清全面负责军务,石达开才崭露头角。石达开接受杨秀清命令,率兵渡过湘江,在橘子洲击败向荣,一战成名。

韦昌辉,由于跟萧朝贵关系密切,故而被杨秀清打击。所以,长沙之战后,几乎很少看到韦昌辉带兵;定都天京后,杨秀清经常下凡,杖责韦昌辉,却没有欺负石达开,道理就在这。

金田起义之后,为了争取天地会悍将罗大纲支持,萧朝贵表演“天兄下凡”,处死杨秀清的岳父陈来。陈来的儿子求情,“天兄”则说:除非求得杨秀清天父下凡,否则免谈。

“陈来案件”的前后,表明萧朝贵在挑战杨秀清,他有这个实力。杨秀清为何不能反抗呢?有难度,萧朝贵不但身体好,打仗还勇猛,麾下精兵悍将众多,这在起义之初显得尤其重要。

天兄下凡,身体素质好,麾下悍将众多,这就是萧朝贵的资本。如此,部分学者把永安之前的历史,称为“萧朝贵时代”,区别与后来的“杨秀清时代”。

但是,萧朝贵的优势,在永安城南的水窦村之战中结束了,他被边缘化,让杨秀清获得了优势,对太平天国历史影响很大。

1851年9月,萧朝贵、韦昌辉在平南摆脱向荣部,击败了清军。旋即,萧朝贵以罗大纲为前锋,率2000精锐奔袭永安,破城而入,这是太平天国占领的第一座城池,意义重大。

永安是一座小城,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太平军刚进入城池,赛尚阿的军团便跟上来,乌兰泰、秦定三挖掘长壕,围困太平军,并攻击太平军城外营垒。

太平军布防的重点,是城南水窦村,驻兵5千余人,主帅是萧朝贵。5千多兵马意味着什么?包括家属在内,太平军才2万出头,可知城南的重要性,以及萧朝贵当时的地位。

城北,本来是向荣负责,但他在平南战败后,畏惧太平军,延迟进军。乌兰泰抵达城南,向荣还在桂平“养病”。如此,城南之战初期,是乌兰泰、萧朝贵对决。

乌兰泰,八旗名将,广州副都统,善于使用火器。乌兰泰从广州出发,带来一批火枪队,以及数百精兵;乌兰泰是除了向荣之外,敢于跟太平军硬碰硬的悍将之三,还有一位是江忠源。

对付太平军,乌兰泰的绝招是炮击,他以相对强大的火力优势持续输出,炸毁太平军阵地,然后发起冲锋。萧朝贵则是夜袭,想办法摧毁清军炮台,并加固防御工事。

向荣到来之前,萧朝贵集中优势兵力,与乌兰泰激战一个月,挡住清军攻势。太平军单兵格斗强,乌兰泰每次毁坏太平军营垒,发起冲锋时又被打回来,太平军又修补了营垒。

相持一个多月,清军连永安的门都见不到,咸丰心急如焚,便下旨严厉斥责向荣的不作为。向荣不想过分激怒皇帝,便加快进行速度,来到城北布防,攻打永安。

向荣、乌兰泰矛盾很深,乌兰泰先到永安,以前线主帅自诩,让向荣在城北发动进攻,配合自己作战。向荣不理会,赛尚阿也没办法协调,清军各自为战。

清军闹矛盾,毕竟是两面夹击永安,萧朝贵只好派韦昌辉、林凤祥去城北,抵御向荣。如此,城南太平军减少,兵力不足,乌兰泰再次发起进攻,扑向太平军阵地。

萧朝贵为了鼓舞士气,不顾主帅身份,亲自上阵冲锋,指挥太平军反击。激战中,萧朝贵被清军枪弹击中,受了重伤,城南军务交给秦日纲指挥。

这次受了重伤,萧朝贵算“输了”,他生命垂危,对军政事务力不从心。这次受伤后,萧朝贵难以天兄下凡,即便下凡,也不会无法进行高强度“表演”,为自己争取利益。

从《天父天兄圣旨》记载看,从受重伤到永安封王,萧朝贵下凡2次,却没说实际的东西,只说自己受了轻伤,让大家放心,“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越受苦,越威风”。

这次下凡后,萧朝贵再次下凡,是攻打桂林城,隔了差不多半年。既然不能经常下凡,天兄被弱化,杨秀清的“天父下凡”就取而代之。萧朝贵受伤,无法指挥军队,谁来稳定人心呢?当然是天父了。

城南之战后7天,杨秀清“天父下凡”,对永安封王做了安排。问题来了,洪秀全自称“天王”,因避讳“上帝”,不称皇帝。如此,“王”成为太平天国最高统治者,臣子岂能“封王”,岂不是礼崩乐坏。

杨秀清不但封王,还“西王以下,受东王节制”。对永安封王解读,部分人认为萧朝贵不受杨秀清节制,有些说受节制。不管哪一种,萧朝贵都是输家,杨秀清掌握了军权。

1852年8月,萧朝贵身体恢复良好,为了重塑威望,不惜冒险攻打长沙。奔袭长沙,萧朝贵才2千余人,兵力不足,但他迫切需要立功。为此,萧朝贵亲自上阵,在妙高峰指挥战斗,被炮弹击中,阵亡沙场,天兄就此出局。

0 阅读:63

聊聊历史

简介:品味历史,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