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苍茫草木人间

找回了孤独 2023-05-23 19:47:10

《本草春秋》是一部由郑骁锋所著的书籍,这本书并非中药的历史,而是用中药来书写中国的历史,是用薏苡、当归、芍药、艾蒿等草木合成的历史散文集。草木虽轻,连山连水,日夜缓缓交替,四季慢慢更迭,草木簌簌生长,时间喃喃低语,摇曳的枝条,含苞的花朵,落地的种子,那些落入时间沧海的碎片被悠长隽永在静默的草木之间。

“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最多也。”本草文化在中国滚滚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延绵至今,郑晓锋先生挑选出蕴含深意的本草,穷源朔流至中华民族的历史痕迹,让众人在古味的草木清香里一览中国千年历史。

“草木清香里,书页龟裂,时光逆转,一条巨龙从古延亘而来。”沸反盈天的维新犹如一场闹剧般落下了帷幕,来自大洋彼岸的劫难已经蠢蠢欲动,而此刻的古老帝国表面还是风平浪静。此刻的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在苦涩的药味里,百无聊赖地拨弄药堆,看着刻画有痕的甲片陷入沉思,他不会想到自己因病寻觅到了隐藏千年的宝库,而那药堆中的甲骨便是开启库门的钥匙。“一片甲骨惊世界”,一味寻常的中药,承载了中华民族遗失数千年的记忆,揭示了被重重包裹着的中华历史的秘密,诏示了埋藏几千年的诡秘天机。正如书中所说“这些浸染着历史云烟的中药格外沉重,每一种都闪烁着青铜的寒光”。

初始于懵懂时代的人草战争,尝百草之滋味,饮泉水之甘苦。世人皆道神农一日而遇七毒,教农耕粒食,尝百草之药性,神农也必定在劫难逃、中毒不救。在信奉神明、天意、神灵的时代,他走遍山野地探寻、触摸、品味着来历不明、品目不知、作用不详,甚至不知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会不会要了自己性命的草药,尝试冲破鬼怪的牢笼,尝试打破时代的禁锢,一步步逃离命中注定的魔咒,一步步走出听天由命的绝望,一点点汲取大地的能量来对抗冷酷无情的上苍,他,或者说是他们,奉献自己的生命来探寻绿色的不明的世界,为中国古人,甚至至今都带来无穷的、不可估量的财富,中华民族向来会铭记为自己幸福作出牺牲的先烈,于是有了被列入三皇之一的炎黄,值得我们永远虔诚缅怀的神农。

初见解毒除湿利关节的禹余粮,我的脑海便浮现出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英勇治水的身影,相比于其他民族,在洪水传说中的诺亚方舟也好,神龟相救也罢,中华民族的大禹治水却摒弃了躲开洪峰这一方法,而选择一代代苦苦在泥泞中拼命挣扎,我想原因仅仅在于“我们的先民已经离不开这片土地”,我们有着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爱,我们不愿舍弃,我们共生、共存、共亡。

从有着强烈腥臭的鱼腥草里窥见越王勾践忍辱负重的苦行,有着长生诱惑的不死药勾勒出无数帝王无形的欲望,利水渗湿的薏苡诉说着尸骨未寒的马援的冤屈,作为血虚症以及妇科良药的当归是母亲盼望远方“胡不归”儿子记得归家的念想,补虚长生的五石散散出了竹林七贤渴望挣脱世俗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风气。在《后杞菊赋》中回顾以杞菊为粮艰苦时光却心怀兼济天下的苏轼,在苍术与皂角燃烧的浓烟中写出《洗冤集录》的宋慈,芍药与守宫砂诉不完少女们的无尽心事,由温肭脐而得以见张居正和戚继光的将相和,李时珍被言“愿乞一言以托不朽”的《本草纲目》,因人参而窥得亡国之象的崇祯,因王朝之讳带来文字狱而更名的元参,用尽苍生大医也治不好国人鸦片之瘾的胡雪岩。

本书的最后由一位老药工口述永康药行往事的摘录作以结尾,叙述不咸不淡的药行工作,历史的宏伟至此落入琐碎。郑骁锋先生在前篇拎出一个个蕴含深意的草木重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逝去的时间幕布,而最后的平淡、平凡或许也将成为未来回看时的一颗明珠,一如那些英雄们不自知的英勇璀璨。在草木的清香里跨越千年对视,望见中华民族的力量之和,历史在草木的脉络里重现,感受中华民族相承的血脉,我想这便是郑骁锋先生由草木窥见的春秋。 

0 阅读:41

找回了孤独

简介:古红颜多劫难,未到天涯先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