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哪来的科技创新

锵锵通信 2024-04-10 14:45:37

近日,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产品手册(2023年版)》。作为信息通信领域的主要中央企业,三大运营商共16项创新成果成功入选。其中,中国移动入选8项,占比达一半,是绝对的主力军,中国电信入选6项,中国联通入选2项。

数字经济时代下,运营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管道运营商”,而是迎来了身份的重大转变,正加速向创新型科技公司目标迈进。面对“运营商哪来的科技创新”的“灵魂拷问”,运营商在2023年度业绩报告中给出了答案。

以中国移动为例,2023年,中国移动研发费用达到287亿元,比上年增长58.7%,占主营收入的比例为3.32%;2023年,中国移动研发人员达到4.65万人,研发人员占比达到10.3%,较上年净增1.5个百分点。不论是研发投入的稳步增长,还是科研队伍的日益壮大,我们不难看出运营商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积极努力。

据悉,中国移动升级“一体五环”科创体系,启动实施“BASIC6”科创计划,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网络技术引领行业发展,牵头5G-A国际标准60项,位居全球运营商首位;“中国移动01星”、“‘星核’验证星”两颗天地一体低轨试验卫星成功发射入轨。推动算力网络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方向,数智关键能力突破提升,发布“九天·众擎”基座大模型,推出客服、政务等5款行业大模型;布局6G、算网内生安全、量子通信等新兴安全技术。

而此次中国移动能够入选8项创新成果并不让人意外,来看看有哪些创新成果入选:

基于RISC-V内核的物联网LTE-Cat1通信芯片

基于RISC-V内核架构的LTE-Cat1通信芯片,可填补国内基于RISC-V内核的物联网LTE-Cat1芯片产品的空白,进行物联网LTE-Cat1芯片中ARM内核的国产化替代。芯片在集成度、功耗、性价比等综合方面均达到国内优秀水平。芯片率先将基带处理器、电源管理单元和RF Transceiver集成在单芯片上,通过产品架构的优化,芯片面积小于15mm²,优于竞品;且芯片采用物联网通信芯片领域先进的22nm工艺,配合从系统级到单元级的全面低功耗设计,使得edrx休眠功耗实测小于1.5mA(0.75mA),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依托联合实验室,双方实现了长期、稳固的深度合作,推动创投融资对接,实现技术与资本同频互动、相互赋能。

Cat.1通信模组

Cat.1通信模组集成了Cat.1通信芯片及多种外围器件,是行业终端的核心通信单元,是连接上游芯片和下游行业应用的重要桥梁。中移物联网已经量产多款Cat.1通信模组,形成了多平台、多尺寸、功能丰富、高性价比的产品体系,当前处于快速发展期,能够帮助运营商卡位入口,做大连接数规模,快速渗透智慧能源、共享经济、智慧金融、车联网等行业应用,占领行业市场。

破风“8676”射频收发机芯片

射频收发芯片负责射频模拟信号和基带数字信号间的高速转换,是连接数字世界和真实世界的桥梁,也是5G基站的核心芯片,长期被国外公司所垄断,国内基础最为薄弱,产业需求迫切。中国移动研究院基于“低成本、低功耗、多功能”设计目标,采用22nm业内先进射频芯片工艺制程;支持支持全球主流4G/5G频段;采用SAR结构ADC/DAC,充分发挥工艺和架构设计优势,相对竞品面积降低25%,功耗降低30%;集成数字预失真(DPD)、数字中频(DFE)核心处理功能,减少外器件数量或规格,可为客户提供低成本、高能效的一体化整机解决方案。

数通网络测试仪

数通网络测试仪,通过生成网络数据流,发送到被测网络设备,同时从设备接收数据流,进行处理、分析,从而验证设备和网络是否满足功能和性能需求,是网络设备在研制、生产,设备入网检测,网络建设和维护过程中的重要仪器。该成果了攻克了高速信号完整性设计、高速可编程任意速率业务流量发生与识别及多通道分发等关键核心技术,实现SRv6、400G等关键新协议及高速测试端口,已在中国移动IP领域一级集采及入网测试等高端场景中应用。

梧桐大数据平台

数据是数字经济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在国家战略指引和自身业务发展需求双重驱动下,中国移动创新突破大数据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了全球规模领先、技术一流的云边协同跨域大数据平台,截至2022年底,平台整体部署规模达6.3万台,在确保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平台日采集数据量超5.5PB,日处理数据量超30PB,高价值数据超650PB,实现全链路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治理体系。依托技术领先的大数据平台,中国移动充分释放大数据价值,打造梧桐大数据品牌,面向行业共性需求,推出风控、营销、洞察等系列大数据服务产品,提供PaaS、DaaS和SaaS三种便捷的大数据服务能力,平台面向金融、交通、文旅、零售等重点行业,打造了6大类150+个垂直行业产品,为千行百业注智赋能。

多模态智能稽核系统

多模态智能稽核系统是中国移动自主研发实现智能海量资源管理、工程智能验收、智能装维服务质检、智能费用稽核、代维稽核等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该系统综合多场景多模态多业务数据,针对通用AI能力在网络域应用领域专业性强、遮挡小目标检测、小样本/弱样本等挑战,攻关网络域大模型,融合图像识别、知识图谱、深度学习、数据挖掘等多种AI技术,实现多种复杂网络建设和运营全流程的智能化稽核和辅助作业,实现降本提质增效。沉淀能力50+,支撑700+生产服务,创造赋能价值超四亿元,重点哑资源数据准确率提升15%,资源智能稽核提升覆盖率到100%,处理效率提升80%以上,业务整体开通时长缩短10%,传输外线每千公里发现隐患个数提升10%。

5G安全保密专网

针对特殊领域安全需求,本成果在业界首次开展高保密5G专网技术研发。5G在JD、工业等特殊领域使用时,存在原生认证后门风险、设施非国产可控等问题。本成果自主研制5G安全增强型用户识别系统,创新地实现主认证算法国产化替换,填补业界5G内生安全增强领域的技术空白。同时领先攻关实现网络自配置、自治愈等功能,并突破采用分布式组网及国产化适配等技术能力,提升5G组网安全性。

高性能转发和匹配组件

INTEL DPDK和Hyperscan在5G网络、云计算、网络虚拟化和网络安全等领域广泛应用,技术门槛高,无同类产品。为响应国家信创政策,降低基础软件领域卡脖子风险,确保业务安全自主可控,研发转发和匹配组件,实现高性能、低时延的网络报文传输能力和数据匹配能力,性能与INTEL DPDK和Hyperscan相当,可以在对网络性能和大量数据分析的行业和业务中实现广泛替代,增加业务可用性和安全性。

通过适配国产CPU、操作系统和网卡,为信创产品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转发和匹配组件已在内部业务NDR和DPI上稳定运行1个月,外部仪表厂商北京网测、CPU厂商龙芯中科和安全服务厂商信联科技等计划集成组件。

从这些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当前运营商已成为前沿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中坚力量,中国移动作为行业领军者,其成果尤为明显。当然,其他运营商近年来同样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中国电信突破云操作系统、云数据库等核心技术,智算云平台行业领先,“国云”框架全面成型;攻克“天地一体”网络融合多项关键技术,推出全球首个大众智能手机直连卫星服务;发布千亿级参数星辰语义大模型,百亿级参数星辰视觉大模型和多模态星辰大模型。

中国联通发布全球首款5G RedCap(5G轻量化)商用模组;开发网络专家、用户服务、政企服务、经济、反诈等行业大模型;布局“1+N+X”智算能力体系,推出“星罗”先进算力调度平台,提供“通算—智算—超算”异构算力等服务。

事实上,科技创新始终是驱动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十年来,我国在国际通信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日渐提升,在经过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阶段之后,终于在5G时代实现了全球领先。如今,专利竞争已成为运营商增强全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当下全球6G竞赛已经拉开了帷幕。中国是全球率先启动6G研发布局的国家。2019年6月,工信部推动成立IMT—2030(6G)推进组,成员包括中国主要运营商、制造商、高校和研究机构。2023年,我国6G推进组陆续开展了关于6G系统架构和技术方案等方面的研究,同年,由我国提出的5类6G典型场景和14个关键能力指标已全部被国际电信联盟采纳。就目前看来,6G终将是中国的主场。

当时代的浪潮席卷而来,困难与机遇同在。尽管近年来运营商逐步加大了研发投入,但与互联网厂商相比,其研发投入占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面向未来,运营商还应加大在研发能力上的投入,打造核心竞争力,真正实现业务转型。

0 阅读:12

锵锵通信

简介:做最新行业发展时评、立足品牌视点微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