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春天泡脚养阳气,这几个小技巧要学会

文化养生谈 2024-04-03 06:36:06

泡脚养生,这个做法在民间由来已久,很多年纪稍微大点的人,都有泡脚的习惯。

尤其是寒冷的冬天,热水泡脚几乎是每个人都喜欢做的事。

但你知道吗,在《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养生里,春天同样也是泡脚的良好时机。甚至有“春天泡脚,升阳固元”的说法。

为什么春天也要泡脚?

我们知道,在内经里素有“足为诸阳之本”的说法,根据中医的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都在双脚上有相应的投射区。而内经同样也强调“春夏养阳”之说。

因此,春天泡脚从原理上并没有问题。

中医认为,坚持泡脚这类能够刺激足部经络穴位的养生方,能够帮助我们的身体舒筋活络,同时还可以养护脏腑,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延年益寿。

但是,对于中老年人、尤其是年龄偏大的人,如果泡脚的方法不正确,反而会引发一些健康问题。

因此,对于春季有泡脚养生习惯的中老年人,如下几个技巧最好能掌握:

1、泡脚后适当休息:

中老年人,春季泡脚之后,最后平躺下来,可以在床上也可以是沙发上,平躺或者半躺下来,时间也不要太长,就那么三五分钟之后再活动。

为什么泡完脚要躺一下?

因为泡脚的时候,全身的血液会加速向下肢循环,最终直达脚底。

这时候如果突然起身,比如去倒水之类的,因为中老年人循环功能本身就有衰减,血液不能及时恢复到上半身和大脑,容易出现一过性的眩晕,乃至出现摔倒等严重问题。

所以,年纪大的人春季泡完脚之后,别急着去倒水,先躺下休息几分钟,有利于避免那些未知的风险,

2、泡脚要避免浑身大汗: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已经不像冬天那么寒冷了。

即使在冬天,泡完脚之后也会浑身发热,甚至还有出汗的现象,气温更高的春天,出汗的现象就更常见了。

但是,泡脚时头颈、后背和前额可以有微微汗出,却千万不能全身大汗淋漓。

内经常说“汗为心之液”,出汗太多伤阳伤心,尤其是那些心脏有点不好的人。

比如平常血压就偏低,经常动不动有点头晕眼花的人,泡脚的时候要控制好水温,泡脚的水尽量不要太热。

此外,血糖偏高的人泡脚时也要留意水温。

这些人的末梢神经,对温度的感知力较弱,有时候明明是很烫的水了,他们却完全感觉不到热,很容易被烫伤。

而他们的组织修复能力又很差,一旦烫伤就容易引发严重后果。

所以,春季泡脚的水温,一般以40度左右为宜,不要太烫。

3.、泡脚的时间有讲究:

《黄帝内经》说春天的起居作息要“夜卧早起”,中老年人在春天的休息时间也不是很固定,有的人天黑就想睡,有的则喜欢晚点上床。

一般来说,人们都是在上床前泡脚的。

如果睡觉的时间不固定,泡脚的时间当然就会相差很大了。

但根据《黄帝内经》的经络流注学说,最合适的泡脚时间是晚上9点。

这个时辰是足少阴肾经气血最弱的时候,选在这个时候泡脚,更利于温养肾阳。

其次,晚上九点了,离晚餐的时间也更长一些。而中老年人吃夜宵的习惯相对更少,也就能更好地避免过饥过饱等不好的时机。

总而言之,泡脚养生并不是冬天的专利,春天同样也是很不错的时机。

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泡脚虽然是很寻常的养生方法,却也有一些必须掌握的小技巧。上述三点,建议都要掌握,尤其是年纪稍大的人,更不要忽视。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