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气中微子寻找量子引力的退相干

万象经验 2024-03-28 15:24:43

量子力学与引力之间的冲突是现代物理学中最深刻的问题之一。量子力学主宰微观世界,它极其成功地解释了原子和亚原子粒子的行为。另一方面,引力的最好描述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它将引力视为时空弯曲,能够解释行星运动、黑洞、以及宇宙的大尺度结构。

然而,当我们试图将量子力学的规则应用于引力时,就会出现问题。尝试将引力量子化会导致理论上的无限值,这些无限值无法用传统的量子场论方法消除。这表明我们的理解还不完整,需要一个新的理论来统一量子力学和引力,这就是所谓的量子引力理论。

量子引力可能导致的一个现象是退相干。简而言之,退相干描述了量子系统最初处于状态叠加,但与环境相互作用后失去相干性,最终坍缩为一个确定的状态。这种相干性的丢失对于解释我们所经历的经典世界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它,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就会表现出奇怪的量子行为,例如同时处于两个地方。

寻找量子引力证据,以及由其引起的退相干,已经成为理论和实验物理学中的核心目标。接下来,我们将介绍用大气中微子从量子引力中寻找退相干的一项研究。

中微子是一种基本粒子,属于标准模型中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电中性、质量极小的粒子,通常被认为是稳定的,几乎不与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在宇宙中可以自由地穿过物质而不受阻碍。正是这种微弱的相互作用使它们成为宇宙的信使,它们的性质在传播过程中几乎保持不变,携带了有关其起源的信息。

利用中微子作为量子引力探测器的关键在于它们具有进行中微子振荡的能力。在传播过程中,这些幽灵般的粒子可以改变它们的“味”——在电子中微子、μ子中微子和τ中微子之间变换。这种振荡是纯量子力学效应,取决于中微子的质量和传播距离。

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是一个巨大的探测器,位于南极冰盖之下。这个立方公里级的设施就像一个巨大的中微子望远镜,探测这些难以捉摸的粒子与冰相互作用时留下的微弱痕迹。通过分析中微子的味成分和到达方向,科学家可以了解它们起源和性质。

最近发表在《自然物理学》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利用冰立方数据来寻找量子引力引起的退相干信号。研究人员专注于大气中微子,它们宇宙射线和地球大气层中的空气分子碰撞产生的。这些中微子传播的距离相对较短,约为数十到数百公里,然后被冰立方探测到。

该实验的核心思想是,如果量子引力存在并影响中微子传播,它可能会导致它们在传播过程中失去量子相干性。这将表现为中微子振荡模式与基于标准量子力学的预期模式的偏差。该分析侧重于高能中微子,这些高能中微子传播得更远,为探测潜在的退相干效应提供了更灵敏的探针。

对冰立方数据的分析表明,中微子振荡行为与理论预期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偏差。然而,这个零结果并非一无所获,该研究对中微子-量子引力相互作用给出了迄今为止最严格的实验限制,这些限制远远超过了基本量子引力模型的预测。这意味着所考虑的特定模型要么不完整,要么量子引力效应变得显著的能量尺度甚至比以前认为的要高。

1 阅读:31
评论列表
  • 2024-03-29 01:53

    量子纠缠如果仅是猜想,请说清楚。两个个体居然有一体性,哪怕一根棍子的两端也没有如此的一体性 。

万象经验

简介:知识、经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