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惠帝的教育意义:不杀以养士的思想影响

笙清初扇离 2023-05-18 16:52:43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晋朝可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由于其历史时间较短,只有约70年,加上其文化活动远不如汉朝和唐朝那样兴盛,因此它并没有成为人们熟知的朝代之一。但是,就在这一个短暂的时期里,却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人物和思想。其中,晋惠帝更是留下了不少的印迹,而他的教育意义也被人们广泛地探讨和借鉴。

晋惠帝曾经在一次参观猪圈时,对他的儿子说:“何不杀以养士而令费五谷?”这句话虽然简短,却道出了晋惠帝的思想精髓:不杀生命,而以其养人。这样的思想对当时的社会是非常新颖和有启迪性的。

在当时的社会中,战争和农耕是两个人们主要生计的方式。农耕需要大量的土地和种子,而战争则需要士兵和武器。而士兵需要充分的训练和食物保障,才能在战场上打出胜利。晋朝的国家体制中,军队也被视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也对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如何解决农耕和战争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当时政府和思想家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晋惠帝的“不杀以养士”是对这个问题的一个新思路。在他的言语中,杀死猪来养育士兵的方式被视为一种非常低效而不可取的方法,因为这会浪费大量的粮食。如果能够以猪为例,在不杀死它的情况下,养活它来提供肉食,就能够达到不杀生命,又为士兵提供必要的食物的目的。这就是晋惠帝的思想之所在。

在晋惠帝的统治之下,不杀以养士的思想也得到了实践。每到冬天,他将大批的猪养在宫中的粮仓中,等到春天的时候再将它们放出来。那些猪不仅受到了更好的照顾,而且士兵们也从中获得了新鲜的肉食。当然,这项措施并不是完全可行的,因为猪在室内根本无法呼吸到新鲜空气,更别说采取繁殖了。但是,无论如何,晋惠帝的这个思想却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事实上,在中华文化中,不杀以养士的思想一直都存在着。不论是老子的“不杀生、爱众生”还是佛教的“六度众生”,都包含了这样的思想。晋惠帝之所以能够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为他的这个思想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还付诸了实践。他把自己的思想付诸实际,结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从而成为后世学习的对象和借鉴的标杆。

总之,晋惠帝的教育意义是多方面的。从他不杀以养士的思想来看,他教导孩子不仅要注重物质的满足,也要从生命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同时,他的这个思想还对当时士兵的生存条件和粮食储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虽然这个思想并不完善,但是,它的出现却为后人的思考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0 阅读:3

笙清初扇离

简介:我是笙清初扇离,分享有用的原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