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的下半场

我实在是太CJ了 2024-02-14 11:53:27

时间来到大年初四,春节档走势基本清晰,然而围绕贾玲的讨论还没有停止。没办法,她太红也太成功了。

但即便别的什么都不做,只要她一开始拍电影,观众就会好奇:

想知道她在浓缩自己半生经历的《你好!李焕英》之后还能拍出什么?想知道再战大荧幕的贾玲还能不能行?她到底什么本事让索尼买版权翻拍?

△然后《热辣滚烫》又被索尼买下全球发行权

《热辣滚烫》备案出来后,这种好奇又围绕“圆乎讨喜的贾玲怎么做到减磅增肌打拳击”铺散开去……而她本人却消失了一年多,在种种猜测和讨论中越来越神秘。

但看过《热辣滚烫》又会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被她打动,因为“一个女人被拳击改变命运”的主题早有人触及。

但即便珠玉在前,创作者有自己的视角和态度就会带来不同结果,何况颓丧者们的失意绝望从不相似。

相声小品演员出身的贾玲习惯了观众笑着鼓掌,所以后来拍电影也总是想用幽默好玩的东西去包裹住悲伤的部分。《热辣滚烫》里乐莹要摆脱的从来不是拉着她往下坠的残酷世界,而是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者身上、总是用讨好换真心却更常被伤害的自己。

——以下有剧透请介意者火速逃离,欢迎看过的朋友来加入讨论——

电影上映前有很多“大聪明”瞟了两眼海报和宣传物料就粗暴总结,“女主竟然为了个男的才想要改变”。可她的丧她过得那么行尸走肉在雷佳音演的昊坤出场前就已经存在了。

开场时表妹豆豆(杨紫 饰)带摄像团队想要采访乐莹做选题,就是因为乐莹在“正常人”眼里是个奇观——

怎么能有人躲在家里长达十年,不工作不社交,连跟家里人交流也是淡淡的?永远古井无波般没有情绪起伏,也永远采取消极防御姿态来应对这个世界,爸爸妈妈妹妹都不理解她为什么又凭什么。

尤其是妹妹乐丹。婚内出轨出轨被抓,只能独自拉拔一个快到学龄的孩子,心里还老是惦记着姥姥给乐莹那套房子。

因为房子带学籍,可以解决乐丹的实际问题;因为她嫉妒人有我无,凭什么从来都是自己更受宠但姥姥却偏偏只想着根本不配拥有一切的乐莹……

乐莹好像有爱情,但又很快消失殆尽。因为男朋友说她脾气越来越古怪了提出分手,后来乐莹才知道,其实他和自己唯一的闺蜜早就搅和到一起了。

连父母都不愿做乐莹的避风港,难过到极致的时候她只是默然推开门走出去,面无表情地走到大街上,没有目的,也融不进路过的人间喧闹。

吃是最安全的排解,不想面对现实了就沉沉睡去,她对生活没有什么期望和要求。

贾玲只展示了乐莹如何封闭自我而没有给出原因,但观众其实可以自行拼凑出个大概:

她是家中长女,小时一直跟着的是姥姥,父母明显更喜欢妹妹。如果长辈没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受宠的那个一定能清晰感知到自己做什么都会包容,因此也就更嚣张更跋扈。

我们小时候也肯定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被教育要懂得分享才会获得奖励。可是本来就性格敏感自卑的那些孩子长期把他者摆在自我需求前面,就会习惯性地捕捉别人所有情绪,并把负面那些错误假设为自己不够配合、没做成全导致的结果,所以宁可舍掉自己的想法需求来平息掉某种可能的冲突。

乐莹在家里本来就不受重视,后来又遭遇了校园霸凌,虽然因此解释了和自己有相同经历的莉莉并成为闺蜜,但她俩都是被欺负的,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弱者。而弱者很难有安全感,偏偏容易生出强烈的不配得感,觉得喜欢啊梦想啊安全感啊都必须他人施舍才有实现可能。

所以她学会了把手里有的好东西全都交出去,想要换回真心对待,却没发现底线一退再退只会让人以为你什么都不在意,那么心意可以践踏、房子可以要走,连自尊都可以拿来作秀,反过来还要用“你懒你胖你古怪”为理由合理化自身的贪婪。

不断付出又总是在失望的乐莹怕了“感觉对人都挺好的,但是总受伤害”这种宿命,索性让自己躲在家里假装什么都不在意,因为没有失望你就不会绝望。

而昊坤的戏份大多关于误会,比如他明明看的是自己的倒影却让自卑的乐莹感受到久违的注视温暖,比如他就是好吃懒做办不成事却总是自诩有梦想有责任,又比如让乐莹掏空了一切去付出的所谓“恋爱”,其实么……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归根到底乐莹也不是爱他,而是在自己行至谷底时习惯性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而用想象滤镜给昊坤镀了层金光。她在对方身上看到的,其实是有梦想敢碰撞的自己。

所以雷佳音会在采访里说,昊坤也不是渣男、和乐莹的戏不怎么关于爱情,因为他这个角色充其量一个药引。让好不容易走出家门的乐莹再次被重击,彻底粉碎了“依靠别人”这层幻想。

而踏出舒适圈接触新事物的乐莹虽然此时被利用被伤害,却也在在观察昊坤的过程中对拳击产生了那么一点点了解,发现这项高强度的对抗运动竟然是用力攻击过对方后还能彼此拥抱以示敬意的。

不需要委曲求全,不需要逢迎讨好,像个战士一样雄赳赳气昂昂地迎战对方是多么有尊严的一件事。

至于假设中的那个梦想未必需要昊坤或者其他人才能实现,那乐莹为什么不可以?

如果疼痛无可避免,那为什么要麻木闪躲而不是享受疼痛本身?反正拳击允许血泪允许疼。

《热辣滚烫》是贾玲的第二部电影,没有科班基础,但这次已经比《你好!李焕英》进步不少。尤其是变身、特训那一段,因为是她本人亲身经历过,把握也就比前半段好很多。

但也正因此,有很多观众会觉得这部落点还是太贾玲了,如果刨掉她巨大的明星光环之外就再无其它。而我越来越觉得有些电影是戏内戏外互相映照才够完整、才能得见其味的。

《热辣滚烫》幕前幕后的故事仿佛都在告诉我们,贾玲能做到行业top的关键正是因为她足够敏感细腻,才能让每个梗都稳稳落地不空着、才能及时给出反应把观众逗乐。一次两次成全当然没问题,但成千上百次呢?十几年都是如此呢?她是不是也会偶尔怀疑自己?

饶是半生顺遂、人员广阔,追梦的代价还是巨大的,大到需要把《送你一朵小红花》听上个几千遍来给自己打气,大到再来一次她还是紧张、还是忐忑、还是想要跟观众们撒个娇让大家来“抱抱我”。

戏里戏外这梦追得都不容易。你可以说贾玲的电影还生涩稚嫩还有提升空间,就好像擂台上的乐莹晃晃悠悠也只挥出去一拳。但坚持站在舞台上不认输,在不断超越自己的路上获得了快乐,那就是一种赢了。

这两天我也频繁看到一种论调是,“贾玲瘦了她很厉害,但我觉得她没有以前快乐。”跟完两天这么多场路演的我可以保证,她还是特别爱笑,还是说起来满嘴的梗,只是听到观众赞美时特别容易哭、聊起电影创作本身来更加严肃了。

有个采访视频是让雷佳音和沙溢答网友问,大家反复提了好几次“和喜剧演员贾玲合作,跟和导演贾玲合作有什么不一样?”跟贾玲相识十一年的沙溢都没怎么接茬,因为在他看来贾玲一直就是那么个对待创作严肃认真的人,只是从小品舞台到电影制作,她需要操持的东西更多了,视角也有所转变而已。

贾玲用一两年时间重塑了一个严肃的、聊起专业来滔滔不绝的新贾玲是对《热辣滚烫》对乐莹逆袭的最好互文,她在告诉你:

无论任何年纪任何开局都可以成为自己的新起点。而成年人付出这么多也无非就是想要争取一个不笑的权力。

所以也有影评人说贾玲的电影有“作者性”,因为很多表达能实现都依靠她本人的强大意志和真诚直给,这种韧劲儿是科班导演少有的,也很难再有谁像贾玲一样靠着“真诚勇气”打动万千挑剔观众。

从某种角度来说,《热辣滚烫》是贾玲爱自己的结果,而观众又从中再次明晰这一主题,这种互文就和贾玲对照乐莹一样,让她戏里戏外都一样赢得了尊重和掌声。

原创不易,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作者,喜欢文章的话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0 阅读:3

我实在是太CJ了

简介:天涯娱乐版主,聊聊天喝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