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安禄山,谁能挡之?

今月将酒 2023-03-13 13:54:36

终于,燕赵大地发出了阵阵嘶吼,惊雷滚滚!

他撕下伪装,撤掉面具,露出他那狰狞的面孔,向世人,向那个梦幻般的盛世展示他的狼子野心;

他张开獠牙,奋力地开始撕扯大唐的盛世春天!

燕赵铁骑,马踏声碎,山河沃野,千里狼烟,盛唐那轮明丽的圆月瞬间消失,宛若唐玄宗梦一般迷离的眼神,再也一去不复返!

天宝,最终走向了不堪!

安史之乱图

一、可怕的燕赵铁骑,可怕的安禄山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以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得身份,组建了由三镇唐军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等少数民共计15万人,号称20万,打起“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的名义在范阳起兵。

安禄山进军路线

大唐自从太宗李世民横扫宇内,统一天下后,在中原地区将近200多年未逢刀戈,人人皆享太平盛世,听说北地起兵后,人人宛若惊弓之鸟。因此,安禄山所到之处,全都望风而降。短短几日之内,安禄山就全盘拿下河北,然后以犁庭扫穴之势,从河北南下中原。

截止此时,面对雪花般的各路告急文书,唐玄宗终于从梦中清醒过来,他意识到,自己早已酿成了大错,如今悔之晚矣,可又能如何了,唯一能做的就是补救,如今中原地区的臣民早已沉浸在醉生梦死中,而大臣们也忙于勾心斗角,哪有御敌于千里之外的本领。思虑再三,决定将当时大唐帝国最为耀眼的三位将星从西域前线召回,能对付安禄山的也只能是他们了。

第一位被玄宗给予厚望的是帝国后起之秀封常清,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十六日(公元755年12月16日),封常清正好从前线回朝述职,探亲,在骊山华清宫,玄宗向他询问平叛方略,封常清胸有成竹地说:

“我朝太平日久,所以百姓一旦风闻叛乱就恐惧不安,此乃人之常情,不足为虑。臣请求立刻前往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扬鞭奋马,北渡黄河,相信用不了几天,定能将逆胡之首献于阙下!”

大唐名将.封常清

此刻的封常清和杨国忠如出一辙,杨国忠是无知,封常清是自负,总而言之就是丝毫没有把安禄山这个对手放在眼里。说白了他们就是看不上安禄山这个小人加胖子,但是他们很快就会为自己的无知和轻视付出惨重的代价,因为他们忽视了自身的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面对这位威震西域,在帝国军队中赫赫有名的封将军,玄宗也相信了他的鬼话,闻言大喜,随即任命他为范阳、平卢节度使,让他即刻前往东京(河南汴梁)组织防御。

可以说封常清确实做了他能做的,短短半月,他就在东京招募了六万人,但是这六万人不是六万士兵,而是六万杂人,估计都是连民兵都不如的乱兵。然而,任务急,时间紧,他仓促招募的这些人丝毫没有任何军事训练的杂兵,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战斗力。即便封常清是纵横西域的名将,带着这样一群乌合之众上战场,也注定只能吃败仗。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玄宗从骊山匆匆返回长安,首先杀了安禄山的长子安庆宗,同时赐死荣义郡主。可怜这个皇室之女新婚还不到半年,就成了这桩失败的政治婚姻的牺牲品。在接下来半个月的时间里,玄宗朝廷用闪电般的速度进行了防御部署: 在长安北面,亦即河东、朔方一线,擢升朔方右厢兵马使、九原太守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任命羽林将军王承业为太原尹,金吾将军程千里为潞州(今山西长治市)长史,协同防御,阻挡叛军西进。

在长安东面,亦即河南一带,设置了两道防线:以卫尉卿张介然为河南节度使,领陈留(今河南开封市)等十三郡组建第一道防线,由封常清在东京洛阳构筑第二道防线。此外,任命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东征军副元帅(元帅由玄宗之子荣王李琬挂名),率五万人出镇陕郡(今河南三门峡市),准备由此东进,迎击叛军。与此同时,玄宗掏出了他私人腰包(内库)的钱,旬日间在京师募集了十一万人,号称“天武军”。

事实上,这十余万人原本都是游手好闲的无业游民和市井子弟,企图依靠这些人来拱卫京师,基本上就是个笑话。 做完这一切,玄宗总算松了一口气。 在他看来,这个防御计划还是比较周全的,就算不能在短时间内消灭安禄山的叛军,至少也可以挫其锋芒,保证两京无虞了。

可是,玄宗错了,因为叛军的战斗力要比他想象的强大得多,而朝廷在西京、东京、陈留等地临时抓来的将近二十万人,只能是安禄山砧板上的鱼肉。 所以,这个看似严密的防御计划,很快就将被所向披靡的安禄山彻底粉碎。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二月初二,安禄山大军进抵灵昌(今河南延津县古黄河渡口),一夜之间,河水结成坚冰,浮桥自动形成。叛军顺利越过渡河,当天就攻陷了灵昌郡(今河南滑县)。当时,安禄山的军队漫山遍野,老百姓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只知道叛军所过之处,繁华热闹的城镇乡村都变成一片死寂的废墟。 新任河南节度使张介然刚到陈留没几天,叛军便已大兵压境,他仓促带人登城拒守,可士兵们毫无斗志。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二月初五,陈留太守郭纳开门出降,叛军随即蜂拥入城,生擒了张介然。

至此,河南的第一道防线宣告瓦解。此时,安禄山得到了长子安庆宗被杀的消息,痛哭流涕地说:“我起兵讨伐杨国忠又有何罪?竟然杀我的儿子?”,当然这也就安禄山自己说说,连他都不信。

其实安禄山自己最清楚他有什么罪,他声称要清君侧,可玄宗却在第一时间杀了他儿子,这无疑是在天下人面前撕下了他的画皮。恼羞成怒的安禄山为了泄愤,旋即把投降的近万名陈留士兵全部砍杀,并将张介然推出营门斩首,随后率部继续西进,兵锋直指东京。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二月初七,在得知陈留失守、第一道防线告破的战况后,玄宗大为忧惧。为了鼓舞前线士气,他不得不颁下一道诏书,声称准备御驾亲征,同时命朔方、河西、陇右各节度使亲率主力前来长安集结,限二十天之内抵达。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二月初八,安禄山挥师进至荥阳(今河南郑州市),立刻发起猛攻。荥阳太守崔无诐率众抵御,无奈官兵的战斗力实在太差,守城士兵听见敌人的战鼓声就吓破了胆,自己纷纷从城墙上往下跳,官兵在叛军面前毫无斗志、畏敌如虎。荥阳当天就被安禄山攻陷,太守崔无诐被斩杀,叛军的气焰更为嚣张。安禄山随即命部将田承嗣、张忠志、张孝忠为前锋,迅速扑向东京的最后一道屏障——虎牢关(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西)。

二、帝国名将vs安禄山

在这里,安禄山可谓是终于等来了一个真正的对手,但是就连安禄山自己都没想到,这个所谓的对手竟然如此脆弱。

自从陈留失守、荥阳告急,封常清就率部抢占了虎牢,希望凭借这道天险阻挡叛军兵锋,等待高仙芝的东征军来援。然而,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从来就不是险关要隘,而是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但要命的是,封常清麾下的这些人根本算不上是军队,充其量只能说是一群抄家伙准备打群架的市井之徒。让他们与身经百战的叛军铁骑交锋,无异于以卵击石。

虎牢关之战毫无悬念,封常清的官军在叛军铁骑的冲锋下一触即溃,虎牢旋即失守。封常清收集余众边打边退,但是却连战连败。史书用这样一段话记载了封常清的惨烈败绩:

“常清收余众,战于葵园(虎牢西面),又败;战上东门(洛阳东门)内,又败。丁酉(十二月十二日),禄山陷东京,贼鼓噪自四门入,纵兵杀掠。常清战于都亭驿(洛阳城内驿站),又败;退守宣仁门(洛阳皇城东门),又败;乃自苑西坏墙西走……”(《资治通鉴》二一七)

这场洛阳保卫战绝对是封常清一生中最惨痛的一次失败,面对所向披靡的安禄山铁骑,他不仅毫无还手之力,而且连招架之功都没有。经历了一连串惨败后,封常清知道大势已去,只好从皇城西墙一处坍塌的缺口突围而出,亡奔高仙芝驻守的陕郡。 东京洛阳就这么丢了,由帝国名将封常清构筑的第二道防线就此崩溃。

封常清退至陕郡时,当地太守已经弃城逃往河东,其他的官吏和百姓也四处逃散,此时的陕郡几乎变成了一座空城。面对这种情况,封常清和老上级高仙芝面面相觑,得出结论:连日血战,叛军兵锋锐不可当,目前潼关没有驻兵,如果叛军突入,京师长安危在旦夕。而今之计,只有放弃无险可守的陕郡,火速退保潼关! 按照朝廷既定的作战计划,高仙芝应该自陕郡东进,主动迎击叛军。但是此时此刻,面对封常清的奏报,高仙芝意识到——如果按原计划继续东进,唯一的结果只能是自寻死路!

由于军情危急,高仙芝来不及向朝廷奏报,当即和封常清率部向潼关方向撤退。可是安禄山的十五万燕赵铁骑可谓是其疾如风。高仙芝前脚刚刚出了陕郡的西门,叛军后脚就杀到了。官军猝不及防,顿时阵脚大乱,被叛军打得狼狈不堪,人人争相逃命,结果被自己的人马踩踏而死的,比死在叛军手里的还多。 高仙芝和封常清好不容易才逃脱了追兵,带着残部仓皇退入潼关,旋即命人抢修防御工事。

等到叛军前锋进抵潼关时,发现官军已经严阵以待。安禄山命部将崔乾祐驻守陕郡,准备随时进攻潼关,其余人暂时撤退。看着叛军马蹄扬起的滚滚黄尘渐渐东去,惊魂未定的官兵们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然而,此时的高仙芝和封常清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就在他们进入潼关的这一刻,死神已经向他们伸出了冰冷的白爪……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二月十六日,在听到东都洛阳沦陷的消息后,玄宗震惊得半晌说不出话来。

安禄山起兵仅仅三十多天,就以破竹之势席卷大河南北,并轻而易举地拿下东京洛阳,前锋甚至已经逼近潼关!如此严峻的形势,又怎能不让玄宗感到极度震惊? 从范阳到洛阳距离长达1600多里,就算是在和平时期,以正常的行军速度推进,也需要半个多月的时间,可现在安禄山一路过关斩将、攻城略地,其推进速度竟然只比正常行军多出了十来天,这说明什么?

这足以说明安禄山这一路南下,几乎没有遇到任何实质性的抵抗! 玄宗困惑了。 难道偌大的帝国,竟然没有一个人是安禄山的对手?难道在盛世唐朝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隐藏的竟然是如此脆弱而不堪一击的事实?

此刻,玄宗的心头真是百味杂陈。所有的惊惶、困惑、懊悔、愤怒、忧愁、无奈,在同一时间向这个苍老的大唐天子汹涌袭来…… 而更让玄宗近乎绝望的是——十天前向朔方、河西、陇右发布的集结令,居然没有得到任何响应,至今他也看不到边镇的一兵一卒。

无计可施的玄宗在这个时候做了两件事情:一是再次强调要御驾亲征;二是下诏命太子李亨监国,并向宰相们透露了传位之意。他对杨国忠等人说:“朕在位已经将近五十年,对国事付出了太多的忧虑和辛劳,身心早已疲倦。去年秋天,本来已经打算把皇位传给太子,只因旱涝灾害接连不断,不想把灾祸留给子孙,才把事情拖到今天,只希望能等到一个丰收之年。可万万没想到,逆胡竟然会发动叛乱。朕自当御驾亲征,且命太子监国,等到叛乱平息,朕就要去过清静无为的日子了。”

对于玄宗的传位之意,多数大臣并不感到意外。因为此时的玄宗已经年逾古稀,而太子李亨也已经四十五岁,被立为储君已整整十七年,玄宗要是再抱着权力不撒手,也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但是满朝文武中,只有一个人不希望玄宗传位。 他就是杨国忠。 因为他是玄宗一朝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旦李亨即位,他绝不可能继续保有目前的权力和富贵。所以,一听说玄宗要传位,杨国忠顿时大为恐惧。当天退朝后,杨国忠就迫不及待地找到唐玄宗的后宫韩、虢、秦三夫人,游说政治利害,成功地将三位夫人拉下水,然后由她们开始给玄宗猛吹枕边风!

美人落泪,皇帝心软,太子监国之事自然凉凉,所谓的亲征计划亦随即不了了之。 接下来的日子,安禄山与李唐朝廷陷入了短暂的对峙状态。不是安禄山不想乘胜西进、攻取长安,而是因为他有更重要的目标——当皇帝。

自从占领东京洛阳之后,安禄山就开始授意手下人张罗登基称帝的事了。在安禄山看来,虽然高仙芝和封常清扼守着关中门户潼关,但这并不等于能够阻止他进军长安的脚步。换言之,此时的安禄山已经把西京长安视为自己的囊中之物,早一天晚一天拿下长安,在他看来并不是最重要的。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趁着一连串军事胜利之际,及时建立自己的王朝霸业,树立自己的政治旗号,正式与李唐朝廷分庭抗礼,从而名正言顺地号令四方,逐鹿天下!

安禄山在东京忙着称帝,这无疑为节节失利的玄宗朝廷提供了喘息的时间。如果玄宗能够利用这个宝贵的机会重新调整战略部署,并把临机专断之权大胆下放给前线的几个主要将帅,朝廷只在宏观上把握战略决策,对前线军队尽量做到不遥控、不干预、不掣肘,那么形势也许就会完全改观,而这场战争的结局也会全然不同。

但令人遗憾的是,玄宗并没有这么做。 他非但没有这么做,反而在最紧要的关头临阵斩将、自毁长城,致使战况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了潼关的失守和长安的沦陷。

14 阅读:4471
评论列表
  • 2023-03-19 08:46

    本来很快可以解决,唐明皇后期决断全错

  • 2023-03-20 15:14

    封常清已经提出了很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可是老糊涂了李隆基只想着找人背锅出气。

  • 2023-03-21 19:45

    李隆基早死二十年 啥事没有

    御林军 回复:
    死一年就行 高仙芝一直等着去西域找场子呢
  • 2023-03-22 19:05

    本来潼关已经堵口,郭、李已经断后了的,非要浪

  • 2023-03-21 21:49

    安禄山的三镇是精兵,最能打。唐玄宗封他当节度使就注定了祸患。守潼关,与叛军拼消耗,搞政治瓦解是上策。

    岁月不在时过境迁 回复:
    最后决战的不就是安西北庭吗,那不是精锐吗[笑着哭]
    用户16xxx18 回复: 岁月不在时过境迁
    安西军一共就3万人左右抽调回内地的一共就2万人,怛罗斯之战安西军已经大部阵亡了,这些都是后来组建的身经百战的老兵已不复存在了,平叛的主要是河西、朔方、陇右、安西、北庭、灵武,刚开始河西、陇右两镇精兵连叛军影子都没找到就被催乾又给灭了,安西、北庭总共也没多少人、安西四镇是地盘大,军队并不多但是战斗力强,后来的邺城之战安西军消耗几乎殆尽悍将李嗣业都殉国了。
  • 2023-03-21 18:13

    我!

    你咬我啊 回复:
    [点赞]
  • 2023-04-05 12:01

    唐玄宗要是有汉景帝的水平,安禄山即便是造反,半年也可以将其消灭掉!第一杀掉杨国忠,第二派出良将守住潼关,第三派出军队攻不守,捣其老巢范阳!

    用户17xxx77 回复:
    键盘侠,你赶紧穿越回去救大唐
  • 2023-04-02 16:06

    但凡唐玄宗李隆基对安禄山有点警惕心,不是那么盲目自信地认为“安禄山不会反”,何至于“安史之乱”,自己落荒而逃!?

  • 2023-04-03 18:41

    身边太多美女就是这样了

  • 2023-04-05 16:44

    这事儿唐玄宗不发瘟骚操作唐朝自己就能挡[横脸笑]

  • 2023-04-14 06:33

    历史能挡之。

  • 2023-04-06 11:51

    天意

  • 2023-04-06 19:15

    那永微之治呢,是李隆基自己做出来的,贪图美色享受

    用户17xxx77 回复:
    ????
  • 2023-04-14 21:49

    岳中三千曳落河 斩断神朝运百年

  • 2023-04-15 13:05

    从此北京王气逐渐取代西安王气,风水轮流转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