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周迪道被捕,面对酷刑,他很快选择了投降。但没多久,他就给上级写了一封

小牧童那小罡啊 2025-08-21 10:01:25

1944年,周迪道被捕,面对酷刑,他很快选择了投降。但没多久,他就给上级写了一封信:“日军争取我投降,我无法逃脱,不如将计就计!” 在抗日战争的那些年头,周迪道可不是个普通人。他从1938年就加入新四军,在浙东地区干了不少事,慢慢爬到浙东行政公署南山财经委主任的位置。这工作说白了就是管钱,部队打仗缺啥他就得想办法搞来。1944年初,部队军费吃紧,司令员何克希找他聊了聊,让他去日伪区募集资金。周迪道二话不说,改名朱人达,扮成小贩模样,背着包就进了宁波城。他先在街头混着,卖点小东西,摸清情况后开始联系爱国人士。这些人捐钱捐物,他一点点攒起来,通过秘密渠道送回根据地。起初挺顺利,资金帮部队买了武器和粮食,他还扩展到余姚陆埠,继续拉捐款。谁知伪乡长盯上他,报告了日军,导致他被抓。 周迪道被捕后,日军把他押到宁波宪兵队监狱。审讯用鞭子和电刑,他没扛多久就表示愿意合作。这事传开,同志们觉得他叛变了。可没几天,他通过地下交通员送出一封信:“日军争取我投降,我无法逃脱,不如将计就计!”上级收到后,仔细商量,同意他这么干,还派人支持。他就这样假投降,混进敌人内部。日军没完全信他,派人监视,但他开始提供些过时情报,让日军白跑腿,渐渐放松警惕。他还组建了“400反间谍小组”,自己当组长,代号401,表面上抓假叛徒,实际保护自己人。 进了敌人内部,周迪道利用过去在财经委的经验,跟汉奸和商人打交道。他跑来跑去,谈生意,募集资金,一部分送回新四军,一部分用来收买伪军。有次他从汉奸那套出日军运粮路线,赶紧传出去,让部队截获。他还对付叛徒,比如姓李的那个,害了不少同志,他就在日军面前说他有问题,导致那家伙被毙掉。新四军缺药,他就搞磺胺和纱布;缺通信,就弄电台;甚至枪支弹药也想办法弄到手。这些东西他用麻袋装,夜里用小船运走,送到根据地战士手里。 潜伏这活儿风险大,周迪道有次差点露馅,日军搜他住处,他硬是把东西藏好,蒙混过去。他就这样坚持到1945年日本投降。那时候,他带回60多名策反的汉奸、两艘汽艇和一大堆物资,返回新四军。同志们把他当英雄,上级记了他的功。他自己倒挺低调,就说这是该干的事。他的经历成了抗日史上的一段传奇,靠智慧和胆量帮部队渡过难关。 周迪道的故事不光是个人事迹,还反映了那时候抗日工作的复杂性。部队缺钱缺物,他就得钻到敌人堆里去搞,这需要多大的脑子和勇气。他被捕后选择假投降,不是真叛变,而是为了继续任务。这招将计就计,让日军上当,帮新四军搞到不少资源。那些年,类似潜伏的人不少,但周迪道干得特别稳当,从募集资金到除掉叛徒,一环扣一环。历史资料显示,他这小组发展到9个人,大多是被捕后打进去的,保护了不少同志。 抗日战争中,新四军在浙东根据地发展壮大的背后,有周迪道这样的贡献。他不光搞钱,还策反敌人,削弱日伪力量。1944年那次被捕,本来是坏事,但他转成好事,成了经典案例。搜索相关资料,能看到他怎么一步步操作,从出狱后写信,到上级批准,再到实际行动,全是实打实的。这样的故事接地气,告诉我们,革命不是光喊口号,得有实际办法。 周迪道回到根据地后,继续工作,他的功绩被记录在党史资料里。整个过程没啥夸张,就是靠日常积累。他跟汉奸交易时,表面像投降派,实际把钱分流,支持抗日。这不光是情报战,还是经济战。新四军那时缺的不是人,是资源,他解决了大问题。1945年日本投降,他带回的那些人跟物资,直接帮部队稳定局面。

0 阅读:167

评论列表

蔚蓝色的海np3p

蔚蓝色的海np3p

1
2025-08-21 16:24

致敬抗日卧底英雄

猜你喜欢

小牧童那小罡啊

小牧童那小罡啊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