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婶舍不得坐公交车,徒步走了三公里,只为把一瓶快用完的洗发水送到女儿家,按半价卖给女儿。女儿不要,王婶当场在账本上记下女儿欠她半瓶洗发水钱。女婿留王婶吃饭,王婶不吃也就算了,竟然又在账本上记下女婿欠她一顿饭钱。
王婶的女儿告诉丈夫,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这样,并无恶意,习惯就好。一直等到王婶儿子结婚的前一天晚上,王婶的女儿才清醒的意识到,她从一开始就错了。
村里人都知道王婶很抠,平常吃的用的全是十公里外,那家最便宜的批发市场买的,唯独逢年过节才会在村里买些别人挑剩下的蔬菜和肉。
王叔向来对此不满,认为辛苦大半辈子,为什么连买个菜,换个拖鞋,想要件合身短袖,都要徒步走上两个小时,坐等一个多小时,才能在别人挑剩下的里面选?
王婶的理由总是一大堆一大堆,从早上公鸡打鸣说到晚上青蛙开唱,都未必能全部说完。
不过最终,王叔的抗拒还是在王婶的劝说下,发生了转变。因为王婶怀孕了。
以前很不理解徒步两个小时去十公里外批发市场的行为,非常抗拒在别人挑剩下的里面选东西,更害怕这个过程中遇见熟悉的人,没有脸面,可是现在的王叔也从中寻到了快乐。
每天攥着购物袋,艰难踏出家门前,其实是王叔最受煎熬的时候,可以转念一想到怀孕的妻子,贫寒的家境,所有困难也就凭空消失了。
王婶刚开始的几天,几乎每次都会坐在二楼窗户边,看着走出家门,逐渐远去的丈夫,心头莫名得一酸,不由自主的低下头,伸手摸着她的肚子暗语,“如果你能有点本事,我们家可以稍微富足一些,不需要为了养孩子,害怕养孩子难过,我也不会这样逼迫。”
一来二去,王叔始终没有怨言,每次回家脸上都挂着笑,似乎在外面受到的各种不快,等回到家,看到大着肚子的王婶的那一刻,都会变得异常开心。
他们都很期待他们的第一个孩子,然而九个月后,等到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两人都陷入了无尽的沉默。
按照王婶的各种反应判断,大家都觉得是男孩,可是却偏偏生下个女孩。
看着王婶生下的女孩,王叔说不出话来,就只是蹲在门口抽烟。王婶对此也不满意,好多次一看见孩子就想哭。
不过从这天起,王婶身边突然多了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结婚时陪嫁的钢笔,每次看见丈夫从外面回来,王婶都会认真的在笔记本上记下一些内容。
第二年夏末,王婶又怀孕了,可是两个人的生活,却在王叔的努力下,逐渐有了好转。
王叔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是每个月的工资却比前两年翻了三倍多。
挺着肚子的王婶开始担心丈夫的身体,不愿意丈夫还跟以前那样,去很远的批发市场买东西,总会在丈夫外出的时候,在村里购买。
村民看到王婶在买东西,不但没有排队,而且连价钱都没有讲的时候,当即就有好几个好事者跑来围观。
王婶不以为然,“我怀孕了,肯定要补一补,怎么可以亏了孩子。”
一岁半的女儿这时正趴在二楼窗户边,看着外面买菜回来的王婶,不受控制的砸吧砸吧嘴。
第二个孩子很快出生,如王婶所愿,是个男孩。
王叔第一时间把孩子抱在怀里,激动的看了又看,分明才五斤多一点,可是王叔抱着孩子的两条胳膊,却不自觉的颤抖着。
王婶躺在病床上,看见王叔开心的模样,她也很开心。
时光如梭,转眼五年过去,王婶和王叔的两个孩子已经能帮他们打酱油,与此同时,王婶的笔记本上也已经记录过半。
有一次。
“妈妈,我想吃冰糖葫芦。”女儿委屈的跑过来,扯着王婶的胳膊,希望王婶能给她买个冰糖葫芦吃。
王婶皱着眉,刚要说话,儿子也跑了过来,声音稚嫩的开口,“妈妈,我也要。”
回头看了眼旁边的女儿,王婶开心的从口袋里摸出钱来,分别买了两个冰糖葫芦,结束后,第一时间在笔记本上记下女儿那支冰糖葫芦的钱。
又有一次。
王叔从外面干活回来,买了一箱雪糕,放进冰箱前,先给两个孩子一人一支,拿到雪糕的孩子乐开了花,迅速跑到门口边吃边玩耍去了。
王婶从楼上下来,手里拿着笔记本,走到王叔跟前,看了看雪糕上面的标价,没有说话,现在笔记本上记下一支雪糕的钱。
站在旁边整理东西的王叔,有意无意的瞥了眼笔记本上的账目,张了张嘴,却什么都没说,径直伸手过去,将妻子揽入怀中。
还有一次,女儿上小学三年级,儿子上小学二年级。
“妈妈,弟弟把我的文具盒弄坏了,怎么安都安不上去。”女儿拿着被儿子弄坏的文具盒走过来,泪流满面的看着王婶。
王婶放下手里的活儿,欢喜的看着远处,此时正迎面走来的儿子,接过女儿的文具盒看了看,“明天让你爹给你买个新的。”
说完话,亲昵的低头摸了下儿子的脸,随即在笔记本上记下一个文具盒的钱。
不过后来,等王叔回来,王婶并没有说要买文具盒,只是告诉王叔,女儿的文具盒坏了,让他给修一修。
就这样,女儿小学六年时间里,使用的都是这个修好的文具盒。
初一那年,在她生日当天,爸妈好不容易给了她一个文具盒,打开时发现,竟然还是弟弟不喜欢的。
然而对此,王婶仍是本能的拿出笔记本,在上面记录着。
就这样,一直持续了二十五年。
女儿结婚当天,王婶的笔记本全程都在手里拿着。
婚后女儿带女婿回家,王婶却不怎么说话,只是拿着笔记本,看着对面吃水果的女婿,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
这年夏天一个下午,热浪刚刚开始翻滚,大地都要被烤熟了的感觉。
王婶的女儿和女婿下班回家,刚坐在沙发上,一动也都不想动,实在太累了,只想就这样安静的,享受一会家的舒适和自由。
屋外这时传来敲门声,王婶的女儿艰难的从沙发上爬起来,去门口开门。
“妈!”门一打开,第一眼看见王婶,女儿特别意外。
按理讲,现在这个时间,王婶不应该在家做饭,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这是你弟弟女朋友买的洗发水,听说特别好,价钱也不一般,这不是心疼你,专门拿来给你用吗?”说话的时候,王婶从口袋里摸出一个精致的玻璃瓶,里面装着半瓶洗发水。
女儿看了看,“这肯定很贵,我不要。”
王婶不等女儿再说什么,就把半瓶洗发水放到桌上,当着女儿的面掏出笔记本,在上面记下女儿欠她半瓶洗发水的钱。
这是女婿第一次看见岳母记账,十分好奇的走过去,看了看那瓶洗发水,上面的生产日期,似乎还有五天就要过期了,可是……
“妈,来都来了,留下吃顿饭吧。”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女婿看了眼妻子,没有多言,随即又对岳母说。
王婶记完女儿的账,转身又对着女婿开始记账。
先前就很吃惊的女婿,这时候竟然看到,王婶清楚的在笔记本上写着,女婿欠她一顿饭钱。
待王婶走后,王婶的女儿一脸抱歉的拉着丈夫的手,笑着解释说,“老公,你也别介意,我妈从小就这样,并无恶意,习惯就好。”
丈夫看着妻子,尽管妻子说了岳母并无恶意,这只是岳母的一个习惯而已,可是他总觉得哪里有问题。
妻子的手机这时响了,是岳父的电话。
接完电话,王婶的女儿才知道,母亲竟然舍不得坐公交车,徒步从三公里外走过来,专门给她送洗发水来的。
这一刻,再看那瓶洗发水的时候,突然感觉心头一酸。
挂了电话,第一时间跟丈夫出门去追母亲,说什么也要亲自开车送母亲回去。
他们驱车没走多远就看见了母亲,夫妻俩迅速下车,一人一边把王婶扶上车。
很快女婿看到了等在门口的岳父,以及正在屋里准备水果的小舅子。
夫妻俩仍是一人一边搀扶着王婶,走到屋内,坐在沙发上。
小舅子分别给夫妻俩递来西瓜,不过女婿还接到手里,就有看见王婶掏出她的笔记本,记录着什么。
临走时,王叔说,打算给儿子结婚了,日子还没选好,不过也快了。
听到消息的夫妻俩都很开心,认为只要弟弟结了婚,父母的心病也就算是痊愈了。
回家的路上,以及在之后的两天里,丈夫始终觉得哪里有问题,妻子嘴上说的很简单,但是事情的真相却未必是她想的那么简单。
为此,小两口还吵过不止一次。
这天下午下班,丈夫跟往常一样驱车回家,妻子在下车的那一刻,实在忍受不了丈夫的猜测,小两口又开始了争吵。
妻子的手机突然响了,是王叔的电话,他们现在刚从家里过来。
丈夫强忍着怒气,没有再说话,迅速回家给岳父岳母开门。
一同前来的还有小舅子。
不过走进门,刚坐在沙发上,王婶就从包里掏出三个粗糙不堪的笔记本,放在女儿和女婿面前,欲语泪先流。
看到这个画面,儿子转身进了他姐夫的书房。
王叔转身看了眼妻子,伸手拍了拍妻子的肩膀,纠结的看向女儿女婿说,“你也看到了,这是你妈这些年给你记下的账目。说起来咱家也不富裕,现在你弟要结婚,婚房和彩礼都不知道在哪。我们也不想难为你,只要你把账目上,我们这些年花在你身上的钱出了,其余的都有我跟你妈想办法。”
话音落下,坐在沙发上的小两口一脸震惊的彼此对视了眼,妻子突然发现,真的是她错怪了丈夫,原来母亲这么多年,竟然都在给她……
手指死死的攥在一起,正要发怒,可是却看到丈夫伸手拿起桌上的笔记本,认真翻阅了起来。
嗯。这是个真人真事,文中虽有夸大,但结果却是事实。
王婶我见过的最抠门的人,却也是我见过最“无私”的人。
她家就在我家附近,她的儿子今天三十一岁了,可是直到现在还没有结婚,当初谈婚论嫁的那个女朋友,无意间发现王婶居然给她准备了一个账本后,直接就反悔了。儿子也因此受了打击,不再相信爱情,每天只要能吃饱饭,饿不死,也不出去工作,就在家呆着。
王婶跟王叔依旧过得很穷,生活的很苦,心里则更苦,可是他们却从来没有想过哪里错了,只是一味地责怪老天爷不公平,为什么要这样折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