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女士开着妹妹的车,带着姑姑、姑父还有奶奶一起去威海旅游。最开始是姑父开着车,他驾龄长,觉得自己开车更安稳。 可偏偏在中途出了车祸,姑姑觉得自己的老公没本事,开点车都能出车祸,于是就骂了对方。 姑父觉得在众人面前没面子,很不高兴,就让张女士来开车,并且让张女士下了高速就停一下,他要去郑州。 张女士不想让姑父下车,觉得大家一起出来,就该一起回去,大不了这次就不旅游了。 可是姑父的脾气上来了,说什么都不听,一定要张女士停车,他自己要单独出行。 张女士只能下了高速,让姑父下了车。随后,她把奶奶、姑姑都送回了家中,接着又和妹妹开车去了4S店维修。 这些事让大家心里都不太高兴,但都是因为发生意外后,大家心情都有些失落,所以难免发点小脾气。 不过第二天,张女士却接到了姑姑小儿子的电话,也就是她的小表弟。对方斥责张女士:“你怎么这么狠心,把我爸爸扔下高速路?” 张女士听到后目瞪口呆:“谁把你父亲扔下来了?是他自己要下车的,车上那么多人都能作证,你到底是听谁说的?” 奶奶也很气愤:“家丑不可外扬,你却带着协调人员来,这是让我老脸往哪儿搁呀?” 在张女士要求奶奶一定要说出真相时,奶奶还回怼她:“你不是一样也骂过我吗?” 张女士更难过了:“我什么时候骂过你呀?你倒是说说看!” 奶奶说:“出了车祸后,你不是说‘你看你养了一个好闺女’?你这不是在戳我脊梁骨吗?” 张女士解释,自己当时说这句话,是因为知道姑父下车是姑姑骂了他才导致的,其实并不是在骂人。 但奶奶觉得她语气不好,就是在针对自己,还说:“你现在还来说小表弟骂了你母亲,我作为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年人,管得了别人吗?我连自己都管不了。” 最后张女士又找到姑姑,姑姑也很无奈——这件事本来就因她而起,结果自己儿子又跑去骂了张女士,最后还把事情无限扩大,她也不想再提起,只是闭口不谈。 后来,姑姑的大儿子打了电话,说父亲开车出车祸后,维修费已经由他支付,车子也修好了,还让张女士以后不要再联系他们,语气里明显带着不满。 张女士又强调,不是她把姑父撵下去的,结果大表哥直接来了一句:“事情的起因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并不知道,但我爸爸就是从你车上下来的。” 最后张女士不答应了——明摆着知情的人闭口不谈,不知情的人却一直认定是她的错,于是她去了派出所。 之后,张女士的妹妹给协调人员打了电话,说双方已经和解,小表弟也给张女士赔礼道歉了,一家人不再有误会,以后过年过节还是会走动。 但经过这件事,一家人还能不能和好如初,谁也不知道。至少此事让张女士证明了,她确实没有将姑父撵下车。 大家都觉得,小表弟肯定得赔礼道歉——谁能承受别人骂自己的母亲呢?更何况母亲已经去世那么多年,怎么能去侵犯一位已故之人的名誉呢? 2、姑姑和奶奶明明知晓事情的真实经过,却因为顾及自身面子而不愿说出实情,是不对的。 依据《民法典》中关于证人的相关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 姑姑和奶奶作为事件的当事人,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本应如实陈述事实。 对于小表弟的行为,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文中人物均为化名,素材来源于河南民生频道9月17日报道。
张女士开着妹妹的车,带着姑姑、姑父还有奶奶一起去威海旅游。最开始是姑父开着车,他
人间烟火栈
2025-09-17 15:41:04
0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