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中国女篮赢尤文图特的热身赛,赢了球我却一点没觉得爽,不是因为韩旭发挥平,而是18岁的张子宇全场就拿7分,这也太离谱了! 明明是亚洲杯功臣,站在内线就是天然优势,可队友们像忘了她似的,很少给她传球。 张子宇这场确实憋屈。18分42秒上场时间就出手4次,第四节基本在折返跑,眼睁睁看着杨舒予们在外线倒球。她亚洲杯场均15.6分5.6篮板的数据摆在那儿,打尤文图特这种俱乐部队伍,按理说该让她多练练手,结果全队61.4%的命中率狂欢里,她成了最孤单的人。 队友不传球迷看得干着急。尤文图特这场明显研究过她,一接球就两人包夹,三秒区挤得像早高峰地铁。但问题在于——宫鲁鸣赛前没布置破包夹战术吗?后卫线明明看见张子宇卡好位,还是选择自己强投或传外线,杨舒予轰25分固然亮眼,可内线优势白白浪费太可惜。 张子宇自己也有毛病。4次失误全是被掏球或传球出界,对抗下处理球的能力还得狠练。她篮板抢得也不积极,3个篮板对2米26身高来说寒碜了点,好几次球掉手边都不主动卡位,等着篮板自己掉手里。这种习惯打亚洲队或许能混,碰欧洲队伍立马现原形。 宫鲁鸣的“双塔实验”这场基本失败。韩旭和张子宇同时上场那会儿,全队节奏慢得像老爷车,防守轮转漏人,进攻空间拥堵。现代篮球早不是堆身高的年代了,人家尤文图特就用挡拆三分和快速传导,专打你双塔移动慢的软肋。 但把锅全甩给张子宇不公平。18岁孩子第一年进国家队,亚洲杯对日本能拿17分9篮板,证明不是不能用。宫指导既想练新人又怕输球,结果练也没练透,赢也别扭。真要培养她就该像对杨舒予那样给战术地位,而不是需要时当宝贝,不顺时晾一边。 这场球暴露出女篮老问题:内外线脱节。后卫习惯性忽视内线要位,中锋得不到支持只能干耗体力。当年姚明也遇过类似情况,但人家教练敢让全队围绕他打战术。张子宇要想成真正核心,队友的信任和教练的战术支持都得跟上。
中国女篮新大腿诞生!不是张子宇,也不是韩旭。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