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印度突然宣布 9月23日,印度又对中国产品下手了!这次盯上的是咱们的铜缆。印度商工部应两家本地企业申请,宣布对中国铜缆发起反倾销调查。就是嫌中国产品卖得太便宜,影响了他们自家生意。 印度商工部白纸黑字写明,这场调查的发起完全应了印度企业Birla Cable Limited和Sterlite Technologies Limited的请求。 这两家企业声称中国铜缆冲击了本地市场,可他们或许忘了,全球供应链本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印度本土电信网络建设里,处处可见中国原材料的身影。 看看调查时间线多么微妙!倾销调查期特意选在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恰逢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最剧烈的阶段。 印度方面把损害调查期拉长到四年,这种精心挑选的时间窗口,明显是为预设结论铺路。铜缆作为数据传输的血管,印度5G建设岂能轻易绕开中国制造? 这已不是印度第一次挥起反倾销大棒。统计数据显示,印度是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最频繁的国家之一。 从光伏组件到钢材,从化工品到如今的数据电缆,每次调查背后都藏着“印度制造”的战略焦虑。莫迪政府既要开放市场吸引投资,又要保护本土企业,这种平衡术玩得实在吃力。 中国铜缆产业凭借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和持续的技术创新,在国际市场上赢得声誉。 我们的企业严格遵循市场规则,产品质量过硬价格合理,这才是赢得全球客户的硬道理。反观某些国家,不愿苦练内功提升竞争力,反倒责怪他人跑得太快。 印度调查机关要求利益相关方在30天内提交材料,短短一个月准备期,明摆着给中国企业设置门槛。 这种看似程序正义的操作,实质是变相的贸易壁垒。当印度消费者享受着质优价廉的中国产品时,他们的政府却在想方设法阻断这种互利往来。 值得警惕的是,这种单边保护主义行为正在全球形成恶劣示范。印度似乎忘了,自己也是贸易自由化的受益者。 中国始终秉持开放态度,即便面对不公指控,依然选择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理性应对。这份底气与格局,恰恰彰显负责任大国风范。 中国铜缆企业不必过度担忧。我们拥有全球最完善的电缆产业链,从铜材加工到精密制造,每个环节都经得起国际标准检验。 印度市场固然重要,但广阔的世界舞台更有可为。东南亚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势头,中东数字转型的巨大需求,都是我们开拓的新天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又杀了个回马枪,特朗普三路围剿,已经把莫迪逼上了悬崖在特朗普“祝莫迪75岁生日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