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郝龙斌抛出"不舔共、不跪美、不媚日"的三不原则时,台湾政坛仿佛上演了一出精妙的平衡术表演。这看似铿锵有力的宣言,实则暴露了国民党长期在两岸关系与国际站位上的深层困境——当政治人物需要用"不做什么"来定义立场时,恰恰说明他们早已迷失了"该做什么"的方向。 三不原则的荒诞性在于其逻辑自相矛盾。郝龙斌声称"不舔共",却回避了国民党党章中仍保留的"统一目标";强调"不跪美",却对美台军购、对美贸易依赖等实质问题避而不谈;标榜"不媚日",却对日本核废水排海等争议事件保持沉默。 这种切割式的政治表态,如同在悬崖边玩走钢丝,既想讨好深蓝选民的基本盘,又怕得罪美国和日本的实际影响力,最终只能用空洞口号来掩饰战略空洞。 国民党近年来的政治轨迹更印证了这种摇摆。2023年党内围绕"亲美和陆"路线爆发激烈争论,朱立伦访美时强调"亲美"被批背离九二共识,夏立言登陆大陆又遭绿营攻击"卖台"。 这种左右为难的处境,使得郝龙斌的三不原则更像是为党内路线之争打的补丁,而非真正的战略定位。当政治人物需要不断用"不"字来划清界限时,恰恰证明其缺乏构建正向论述的能力。 更值得玩味的是三不原则背后的社会心理。台湾《远见杂志》最新民调显示,超过六成民众认为国民党"缺乏清晰两岸主张"。 郝龙斌的表态,本质上是对这种社会焦虑的回应——当国民党既不敢承认"九二共识"的现实意义,又无法提出替代方案时,只能用"不舔共"来安抚深蓝;既想维持与美国的安全合作,又担心被贴上"亲美"标签,只好抛出"不跪美"的口号。这种政治表演,最终只会让选民看穿其底气的虚浮。 政治人物的胆识从来体现在敢于直面难题。郝龙斌若真有担当,就该回答:在两岸实力对比日益悬殊的今天,台湾如何维护自身利益?在美国战略重心转移的背景下,台湾如何避免成为棋子?在区域局势动荡的当口,台湾如何避免卷入大国冲突?这些真问题,远比三不原则的口号更考验政治智慧。 当郝龙斌用三不原则搭建起看似安全的政治避风港时,台湾社会却在等待真正的领航者。政治不是表演平衡术的舞台,而是需要直面现实的勇气。 三不原则或许能暂时缓解国民党的身份焦虑,但无法解决台湾面临的真正挑战。

酒杯中的探戈王
国民党不管是选谁当党主席都折腾不出多大的浪花。这是因国民党内部派系造成的,即使有个人拿到了大部分人的选票和支持,当选上了国民党主席,以后也是政令不通,上下难团结一心!一个仅三十多万党员的小党派还搞得内部四分五裂,山头派系林立,格局决定了结局!这样的党派社团,结局早已经注定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民族复兴,也并不是非国民党加入不可,台湾人除了国民党还有其他很多的统派社团和精英名流!大浪淘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非昔比,所有的台湾人首先就要面对现实,只有放弃中华民国,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两岸和谈才有希望!妄想再用老一套拖字诀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拒绝和阻止两岸统一。和平统一只是个选项,若是和统无望就会开启武统模式,以武促统,解放台湾!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要抱任何幻想,在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的大势面前,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该放弃的时候就要放弃,该出手时就会出手!时不我待,留给台湾人的时间不多了。别总是幻想着2026和2028,先熬过了2025再去想其他的事情都来得及!识时务者为俊杰,浪子回头,悬崖勒马,知错能改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