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让我猜中了, 俄罗斯国防部长宣布了 俄军无人机“国产化率95%”,核心零件

积极的阳光 2025-09-25 15:10:55

果然让我猜中了, 俄罗斯国防部长宣布了 俄军无人机“国产化率95%”,核心零件仍靠进口。09年,俄军将无人机火力打击任务比例提高到30%,目前在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中已达到80%。俄军主要使用伊朗改版的“天竺葵”无人机,成本约2万美元,比“凤凰”无人机群发1万美元便宜,但依然采用“蜂群战术”,即发射多架以消耗乌克兰防空弹药。 感觉俄军这战术就是“拆东墙补西墙”,表面用低成本无人机耗乌军导弹,实则是自己没能力搞高端无人机,核心零件都得进口,国产化率95%更像喊口号。发射580架才突防百来架,效率低到离谱,把无人机占比拉满80%,说白了就是传统空军顶不住了,这哪是主动出击,明明是被动应对。 据俄国防部9月21日宣布,俄军当天发射580架无人机,乌军击落473架,耗费9.46亿美元防空导弹。 而乌克兰用西方标准的导弹打掉俄军无人机群的主力成本太高,采用老旧的S-300导弹系统发射9M96导弹或9M37导弹,两个型号的导弹成本合计约3000万美元。 俄军通过廉价无人机群发省钱,倒是说明其缺乏与乌克兰较量的战略主动权,相比之下,美国的“海马斯”火箭炮和F-16战斗机群发仍对俄军构成威胁。 我觉得俄军这无人机战术看着省钱,其实挺被动的。嘴上说国产化95%,核心零件还得靠进口,这不就是组装嘛,根本没真正的技术优势。 把无人机打击占比提那么高,说白了是传统空中力量不行了,只能靠堆数量耗乌军。发射580架才百来架突防,效率多低啊。 乌军也挺难的,用西方导弹打吧成本太高,用老旧S-300又未必靠谱,两边其实都在打“经济消耗战”。但俄军问题更致命,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供应链,光靠组装和堆数量,短期能省点钱,长期看根本没法跟有美军技术支持的乌军比,主动权肯定抓不住。 再看美军“海马斯”和F-16,人家靠的是硬技术和体系作战。这事儿也说明,现代战争光靠低成本消耗没用,得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供应链,不然根本握不住主动权。 这事儿最明显的就是现代战争得靠“硬实力”,美军“海马斯”和F-16能持续施压,靠的就是完整技术体系和供应链。俄军缺的就是这个,只能用廉价无人机当“耗材”,看似聪明,实则暴露了自己高端制造的短板,再这么耗下去,恐怕只会越来越被动。 各位读者朋友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9

猜你喜欢

积极的阳光

积极的阳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