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靠着顽强抵抗,敢打敢拼,不再颓势,慢慢一点点地夺

天天纪闻 2025-09-25 15:45:11

乌克兰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靠着顽强抵抗,敢打敢拼,不再颓势,慢慢一点点地夺回优势与主动权。   俄罗斯这场仗打得太拖沓,久攻不下的消耗战本就把自己拖进了泥潭。作为攻击方,没能在短期内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反而让战场陷入僵持,这种局面本身就是极其失败的。   从2022年冲突爆发到2025年,三年多的时间里,俄罗斯不仅没能完全控制乌克兰东部核心区域,反而在持续的战争消耗中露出了越来越多的破绽,而乌克兰正是抓住这些破绽,靠着顽强抵抗和精准反击,一点点把主动权攥回了手里。   首先在正面战场上,乌克兰早就不是当初被动挨打的状态了。刚开始俄军凭借装甲集群优势发起闪电战时,乌克兰确实面临不小压力,但随着西方援助的重型武器逐步到位,以及乌军战术的不断调整,他们已经能稳稳顶住俄军的攻势。   现在的正面战场更像是一场韧性比拼,俄军虽然还在局部发起进攻,但锐气早已不如从前。   有数据显示,俄军在正面战场的日均推进距离已经从2022年的数公里,降到了2025年的不足百米,这种近乎停滞的进攻节奏,让他们的攻击方优势荡然无存,反而因为持续的人员和装备损失,前线部队的战斗力不断下滑。   更关键的是,乌克兰在远程攻击上已经形成了与俄罗斯对攻的局面,甚至在某些领域还占据了上风。   以前提到远程打击,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俄罗斯的巡航导弹和自杀式无人机,但现在乌军手里的“牌”越来越多。   他们不仅能用“海马斯”火箭炮精确打击俄军后方弹药库和指挥中心,还通过改造老旧导弹和引进西方远程武器,具备了打击俄罗斯本土目标的能力。   2024年底到2025年初,乌军多次使用远程无人机和巡航导弹袭击俄罗斯萨拉托夫、梁赞等地区的空军基地,摧毁了多架苏-34战斗轰炸机和米-8直升机,直接削弱了俄军的空中支援能力。   这种远程对攻彻底打破了俄罗斯“本土安全”的神话,迫使俄军不得不分兵加强本土防御,这就进一步减轻了前线乌军的压力。   而乌克兰最狠的一招,就是死死咬住俄罗斯的能源命脉不放。能源出口是俄罗斯经济的核心,也是支撑其战争机器运转的关键,乌军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把能源设施当成了远程打击的重点目标。   2025年以来,乌军对俄罗斯能源基础设施的打击频率和力度都在不断升级,从炼油厂到输油管道,从储油库到电力枢纽,几乎涵盖了能源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3月份,乌军使用改装的“ Neptune”反舰导弹袭击了新罗西斯克港的原油码头,导致该港口停运一周,影响了俄罗斯向亚洲的原油出口;   5月份,又通过无人机群攻击了萨马拉炼油厂,这座年产千万吨的炼油厂被迫停产检修,直接导致俄罗斯国内成品油供应出现短暂紧张。   这些打击不仅让俄罗斯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直接影响到俄军的后勤保障。   要知道,现代化战争打的就是后勤,俄军前线部队的坦克、装甲车、火炮都需要大量油料供应,能源设施被摧毁意味着油料运输链条出现断裂,前线部队的机动能力和火力打击能力自然会大打折扣。   有西方智库估算,2025年上半年,俄军因油料短缺导致的装备非战斗损耗率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0%,这对本就捉襟见肘的俄军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俄罗斯作为攻击方,久战拿不下既定目标,已经陷入了战略被动,经济制裁和能源打击让其战争潜力不断被削弱;   而乌克兰则抓住机会,在正面战场顶住攻势,在远程打击上形成对攻,通过摧毁俄罗斯能源设施切断其战争命脉,再加上西方的持续援助和自身的顽强抵抗,仍然能同俄罗斯抗衡。   现在的局势对俄罗斯来说已经非常不利,如果不能及时改变战略,很可能会在持续的消耗中陷入颓势,而乌克兰则在这场韧性比拼中,说不定还真能博回来一些筹码。

0 阅读:42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