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后劲还没过,中方第二艘电磁弹射大舰来了,美国军方这还怎么追得上!。 福建舰电磁弹射成功的消息还在国际军事圈里发酵,美国军方的分析报告刚出了几版,另一则消息又让他们坐不住了。中国第二艘装备电磁弹射系统的战舰有了新动作。 USNI NEWS 等多家美国军事媒体近期密集报道,076 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甲板上的所有工棚已全部拆除,从卫星图像来看,甲板平整度和设备布局都已达到试航前的状态,这被外界普遍解读为即将开启首次试航的明确信号。 熟悉舰艇建造的人都知道,从下水到试航的周期往往不短。四川舰去年年底正式下水,到如今传出试航信号,仅仅过去了 9 个月。这样的速度在全球大型军用船舶建造领域都极为罕见。 要知道,电磁弹射系统的安装调试是舰艇建造中技术难度极高的环节,涉及电力系统、控制系统等多个复杂领域,不少国家在这一步骤上往往要耗费数年时间,而四川舰在短短 9 个月内就完成了从下水到待试航的跨越,让不少军事观察员感到意外。 美国军方的反应更为直接,有匿名军官在接受美媒采访时坦言,这样的建造速度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美军自己的舰艇建造进度常常因各种问题拖延,以其最新的两栖攻击舰为例,某艘舰从铺设龙骨到下水用了 5 年,下水后又因设备故障和供应链问题,试航时间一再推迟,最终从开工到形成初始战斗力花了近 10 年。对比之下,四川舰的推进效率让美军内部不少人产生了 “追赶难度大” 的感慨。 福建舰此前的电磁弹射测试已经让美军感受到了压力。当时美军发布的评估报告提到,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在测试中表现稳定,弹射效率和可靠性都达到了设计标准,这打破了他们此前对相关技术的固有认知。 而四川舰作为另一艘装备该系统的舰艇,其快速推进意味着中国在电磁弹射技术的实用化和规模化应用上已经迈出了关键一步,不再是单一舰艇的技术验证,而是进入了批量建造和部署的阶段。 从公开信息来看,四川舰的定位与福建舰有所不同,它更侧重于两栖作战与舰载机协同,电磁弹射系统的配备能让其搭载的舰载机种类更丰富,作战半径和投送能力也会相应提升。 这种舰艇类型与先进技术的结合,进一步完善了中国海军的装备体系。美军此前在两栖攻击舰领域一直保持着技术和数量上的优势,但随着四川舰的即将试航,这种优势正在被逐步缩小。 从福建舰到四川舰,短短几年内两艘装备电磁弹射系统的大型舰艇相继推进,这种速度不仅改变了区域海上力量的格局,也让美军不得不重新调整其装备发展计划。
在“福建”号航母成为世界首次使用电磁弹射器完成五代机弹射后,外国军迷貌似眼神都变
【8评论】【2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