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菲总统马科斯最新表态! 9月25日,在驻菲大使黄溪连将要辞行之际,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给出承诺,"不能让南海争议定义两国关系!"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送别中国驻菲大使黄溪连时的这番表态,看似外交辞令,实则是南海博弈进入新阶段的显著信号。 选择在大使辞行场合做出如此表态,在外交实践中非同寻常。按照国际外交惯例,大使离任时的会谈往往以总结性、礼节性内容为主,马科斯打破常规谈及敏感议题,显然经过深思熟虑。 这个时间点的选择也很微妙。9月以来,美菲"海上战士"联合军演刚结束,中国海警在仁爱礁的执法行动引发关注。马科斯此时释放缓和信号,可能意在为后续对话留出空间。 马科斯的表态折射出菲律宾面临的三重困境:安全上依赖美国,经济上需要中国,发展上需要自主空间。 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中国继续保持菲律宾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双边贸易额达400亿美元。同时,菲律宾军方正接收来自美国的新型巡逻艇。 这种"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二元格局难以持续。菲律宾总统府近日的内部文件显示,马科斯团队正寻求"第三条道路",即在保持美菲同盟的同时,稳定对华关系。此次表态可能就是这一思路的体现。 虽然美菲防务合作持续深化,但菲律宾国内对过度依赖美国存在担忧,前总统杜特尔特近期频繁发声,警告"菲律宾可能成为代理战场"。这种担忧在军政界有一定市场。 马科斯需要平衡国内不同声音。军方亲美派希望强化同盟,工商界则期待对华合作。此次相对温和的表态,可能是对国内工商界担忧的回应。菲律宾工商总会近日曾明确表示,南海紧张损害旅游业和渔业。 尽管存在争议,中菲关系的基本面依然牢固。中国是菲律宾农产品最大出口市场,香蕉、菠萝等产品对华出口关系数百万农民生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参与的项目也在持续推进。 更现实的是,菲律宾在南海的执法力量与中国存在明显差距。2024年以来的多次对峙显示,菲律宾海警船在吨位、数量上都处于下风。通过外交途径管控分歧,符合菲律宾的实际利益。 作为东盟成员国,菲律宾需要顾及组织整体立场。东盟一贯主张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反对任何可能导致局势升级的行为,印尼、越南等国近期也私下劝告菲律宾保持克制。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的最新报告指出,东盟国家普遍希望菲律宾不要"过度刺激"中国。马科斯的表态,可能也是回应区域伙伴的关切。 对于马科斯的表态,中国持谨慎开放态度。外交部回应称"欢迎菲方建设性立场",但同时强调将继续坚定维护主权和海洋权益,这种"听其言观其行"的态度,体现中国对南海问题的一贯立场。 在具体策略上,中国可能采取"区别对待":对菲律宾的合理关切保持开放,对美国的军事存在坚决反对。近日中国海警在黄岩岛附近的操作趋于稳健,可能就是策略调整的信号。 值得关注的是,菲律宾军方近期姿态有所调整。菲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布劳纳近期表示,"对话是解决分歧的最佳途径"。虽然美菲军演继续,但规模和时间都有所控制。 与此同时,中国南部战区部队在南海的行动也更注重规范性,9月下旬的中国-东盟海上联演顺利举行,显示出各方都有意管控风险。 经济合作始终是中菲关系的稳定器。中国参与的马尼拉-克拉克铁路项目预计2026年完工,届时将大幅改善吕宋岛交通。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新领域合作也在拓展。 这些实质性合作,为双方处理敏感问题提供了缓冲空间。即使南海出现摩擦,经济纽带也能防止关系彻底破裂。 马科斯的表态可能预示三方面调整:一是南海问题上的措辞趋于谨慎;二是更积极参与"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三是在美中之间寻求更平衡的立场。 但调整将是有限的。美菲《加强防务合作协议》继续落实,新增的4个军事基地建设仍在推进。马科斯将继续"两面下注",只是可能更注重策略和节奏。 马科斯"不让南海争议定义两国关系"的表态,反映的是中小国家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智慧,在确保安全的同时避免过度选边,在维护权益的同时留有余地。 南海博弈是场马拉松而非短跑。各方都在根据形势调整策略,马科斯的表态只是最新的一步。重要的是,相关方都应保持战略耐心,通过对话积累互信,最终找到共存之道。 信息来源:中国驻菲律宾大使辞行拜会,菲总统马科斯最新表态:不能让南海争议定义两国关系 界面新闻2025-09-25 16:52
就在刚刚, 菲总统马科斯最新表态! 9月25日,在驻菲大使黄溪连将要辞行之际
红楼背疏影
2025-09-26 11:10: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