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俄总统警告美国:若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将引发不可接受的局势

掘密探索 2025-10-04 11:52:13

10月3日,俄总统警告美国:若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将引发不可接受的局势升级,但这类导弹无法改变战场态势,还会让刚出现“曙光”的俄美关系破裂。 “战斧”巡航导弹,射程超过2000公里,能从军舰、潜艇或者陆地上发射,直接打到俄罗斯中部,甚至能威胁到莫斯科。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这玩意儿眼馋得不行,10月1号他去美国访问的时候,直接跟美方要了一份军事计划清单,里面明确写着想要“战斧”导弹。 他的算盘打得挺响:用远程导弹打击俄罗斯纵深的目标,逼着普京坐下来谈判。 但普京的回应更狠——10月2号,他在莫斯科战略研究所年会上直接放话,要是美国给乌克兰‘战斧’,那局势可就推到没法接受的边缘了。 但这玩意儿改变不了战场上的情况,也改变不了俄美关系。”这番话,既是警告美国别乱来,也是在试探美国的底线。 俄罗斯国防部随后公布了战场数据:一周内推进了战线,解放了顿涅茨克7个定居点,还摧毁了乌军大量装甲车和无人机。 俄罗斯这是在用实际行动证明:就算乌克兰拿到远程导弹,也突破不了俄军精心布置的防线。 美国给乌克兰送军援,这事儿早就不新鲜了。但“战斧”导弹不一样,它有战略意义。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直接说,美国这么干,是受了欧洲盟友的压力,想通过升级军援来逼俄罗斯让步。 但俄罗斯的底线很清楚:要是“战斧”导弹真到了乌克兰,俄罗斯的战略火箭军就得进入高度戒备状态,伊斯坎德尔-M导弹随时待命,甚至可能调整核政策。 美国内部对这事儿也有分歧。副总统万斯说,最终决定权在总统特朗普手里。但特朗普的表态含含糊糊。 他一方面说“会考虑允许乌克兰用美制武器打击俄罗斯本土”,另一方面又说“恢复俄美全面关系符合美国利益”。 这种“左右摇摆”,暴露了美国在俄乌冲突里的矛盾心态:既想给俄罗斯施压,又怕把核对抗给引爆了。 这场“战斧”危机,说白了就是美国和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的“心理战”。 乌克兰想用远程导弹逼俄罗斯谈判,美国想通过军援施压,俄罗斯则用强硬回应划清红线。但历史早就证明了:导弹换不来和平,只会让冲突越来越严重。 从战场上的情况来看,“战斧”导弹虽然能打到俄罗斯纵深,但俄军现有的防御体系足够应对。 更关键的是,谁去操作这些导弹?俄罗斯明确警告,要是美国派人帮忙,那这些人就是打击目标。这等于给美国划了一条不能碰的红线——要是美国直接介入,冲突可就彻底失控了。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俄美关系刚有点缓和的迹象,要是因为“战斧”导弹破裂了,对双方都是损失。 俄罗斯需要稳定的外交环境来专注战场,美国也需要俄罗斯在核裁军、气候变化这些问题上的合作。用导弹来赌气,无异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最该清醒的是乌克兰。泽连斯基想要“战斧”导弹,看着挺硬气,其实挺冒险。 要是俄罗斯被迫升级反击,乌克兰的电力、能源设施可就得遭更猛烈的打击,老百姓的日子会更难过。战争没有赢家,坐下来谈判才是唯一的出路。 这场“战斧”危机,给全世界都敲了个警钟:在大国较劲的时候,军事手段只能是最后的选择,对话和妥协才是化解危机的关键。要不然,导弹的尾焰,最终会烧毁所有人的未来。

0 阅读:8

猜你喜欢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