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加沙的“全球舰队”在10月1日报告称,他们在当地时间10月1日早上,就已经遭到了以色列军方的一次恐吓性袭击。 这支号称 “全球萨姆德船队” 的队伍,听着名头确实响亮 ——50 多艘船、44 国志愿者,乍一看像是能撬动局势的 “海上联军”,可从头到尾都透着股 “雷声大雨点小” 的虚劲,以色列那边刚亮了亮肌肉,所谓的 “护航力量” 就先散了伙。 先说说这船队本身,从出发起就没藏住 “纸老虎” 的本质。别看对外宣称有 50 多艘船,真翻查细节就知道,里头大多是民用帆船、小型运输船,连艘正经的武装护卫船都没有,更别提什么统一指挥体系了。 船上那 500 来号人里,既有瑞典环保活动家格蕾塔・通贝里这样的公众人物撑场面,也有不少普通志愿者,说是 “多国联军”,不如说是 “国际旅行团” 更贴切。 早在 9 月底,船队还没挨上以色列的硬茬,就已经遭遇了三次不明无人机袭击,当时喊着要 “强硬应对”,结果连袭击者是谁都没查清,只能隔空抱怨几句,那股子软弱劲儿早就藏不住了。 再看以色列这边,对付这种 “象征性船队” 早就轻车熟路,根本没给对方留任何幻想空间。10 月 1 日早上的 “恐吓性袭击” 可不是随便开两枪吓唬人,以军先是用电子干扰切断了船队的通信信号,让这些船成了茫茫大海上的 “瞎子聋子”,接着派出配备 “巴拉克 - 8” 防空导弹和海铁穹系统的 “萨尔 - 6” 型护卫舰抵近,舰上的海军突击队都已就位,全程用无线电喊话警告,意思很明确:再往前闯就直接动手。 这种操作对以色列来说就是 “常规操作”,2010 年他们就敢在国际水域突袭 “蓝色马尔马拉” 号船队,当场打死 10 名土耳其人,最后也没吃什么实质亏,这次不过是把 “老套路” 再演一遍。 意大利海军的撤离简直是 “见好就收” 的典型。当初派 “法桑号” 护卫舰过来时,防长说得冠冕堂皇,说是 “为意大利公民提供援助”,可明眼人都知道,这船去年在红海也就敢打打胡塞武装的老旧无人机,真遇上以色列的正规海军根本不够看。 以色列刚切断船队通信,意大利外长那边就赶紧跟以方启动 “外交斡旋”,嘴上说着 “避免冲突”,实则就是找台阶下。 毕竟意大利跟以色列每年有不少经贸往来,真为了一支民间船队闹僵,划算吗?显然不。所以以色列的警告刚传到,“法桑号” 就借着 “保护公民安全” 的由头改道,活脱脱一副 “惹不起躲得起” 的模样。 西班牙海军的跑路更透着股 “自相矛盾” 的滑稽。前阵子还高调取消了跟以色列价值 7 亿欧元的火箭炮军售合同,宣称要对以色列实施武器禁运,一副 “硬刚到底” 的架势。可真到了动真格的时候,派出去的军舰连以色列的防空识别区都没敢进。 要知道以军这次出动的不仅有护卫舰,还有专门对付水面目标的导弹艇,西班牙那艘没明确型号的军舰要是真凑上去,别说护航,能不能自保都是个问题。 更别提西班牙国内还在审查以色列的军事技术,真闹僵了,自家军队的装备更新都得受影响,这种时候跑路,不过是把 “政治表态” 和 “实际利益” 分得门儿清。 土耳其无人机的撤离则是 “识时务者为俊杰” 的现实写照。土耳其的 TB-2 无人机在纳卡冲突、利比亚内战里确实风光过,可那都是欺负对手防空薄弱。以色列这边早就把防控网织得密不透风,“萨尔 - 6” 护卫舰上的雷达能轻松锁定低空飞行的无人机,海铁穹系统打无人机跟 “打蚊子” 似的精准。 2010 年 “蓝色马尔马拉” 号事件的仇还没算清,土耳其心里比谁都清楚,真把无人机留在船队上空,大概率是 “有去无回”,到时候不仅丢了装备,还得落下个 “自不量力” 的笑柄。 所以哪怕外交部嘴上骂以军是 “恐怖主义”,无人机还是悄没声儿地撤了,毕竟面子再重要,也不如保住家当实在。 说到底,这事儿从头到尾就是场 “国际闹剧”。船队看着人多势众,实则是群龙无首的松散联盟;意西土的所谓 “支持”,不过是做做样子的政治表态。 以色列早就摸透了这套玩法,先用电子干扰敲山震虎,再用精锐舰艇亮明肌肉,最后放话 “扣船驱人”,一套组合拳下来,所谓的 “全球舰队” 就成了没人护航的孤船。 果不其然,10 月 1 日当晚,以军没费多少力气就控制了 41 艘船,扣押了 400 多人,直接拖到阿什杜德港准备驱逐,全程没出什么乱子。那些喊着 “打破封锁” 的口号终究没扛过现实,所谓的 “海上抗议”,到头来不过是给以色列的 “海上拦截经验” 再添一笔案例罢了。
奔赴加沙的“全球舰队”在10月1日报告称,他们在当地时间10月1日早上,就已经遭
沃克笔下趣事
2025-10-04 15:30:55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