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立陶宛突然宣布! 2025年10月,立陶宛能源部长瓦伊丘纳斯在接受当地广播电台采访时也宣布,将禁止在立陶宛能源设施中使用中国制造的零件,并声称中国“仍然对立陶宛能源安全构成 威胁。这话听着强硬,可在立陶宛凯尔梅风电场做过技术督导的中国工程师老张看来,纯属自欺欺人——他2023年参与建设的电站里,80%的逆变器都是中国制造,这些设备稳定运行了两年多,从没出过一次安全纰漏。 说起来这事儿根本不是突然冒出来的。2021年立陶宛允许台当局以“台湾”名义设代表处,中立关系直接降到代办级,中国的反制让立陶宛对华出口暴跌八成,不少依赖中国市场的企业直接倒闭。今年9月立陶宛新总理刚喊着要“恢复对华外交关系”,转头就搞出能源禁令,明眼人都看出来,这是想两头讨好——既不想撤销错误的“代表处”,又想让中方让步,被无视后就拿能源撒气。 瓦伊丘纳斯自己都心虚,采访里偷偷承认,禁用中国零件可能会拖慢可再生能源项目进度。立陶宛现在正拼了命搞能源转型,目标2030年90%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可太阳能和风能电站的核心设备逆变器,全球市场里中国产品占了半壁江山,技术成熟还便宜。老张记得,当年他对接的立陶宛合作方老板就说过:“用中国逆变器比欧洲的省三成成本,安装调试还快。”现在要换,要么花高价买劳斯莱斯这类欧洲品牌的设备,要么就得推迟项目,怎么算都是赔本买卖。 更讽刺的是,立陶宛这会儿正闹能源危机。自摆脱俄罗斯能源依赖后,国内家庭能源支出暴涨了220%,政府掏了40%的外汇储备补贴民生,还是挡不住街头抗议。能源部长不想着怎么降成本,反而要禁用性价比最高的中国零件,这操作让当地企业怨声载道。老张前几天还和立陶宛老搭档通电话,对方吐槽:“政府给劳斯莱斯的储能项目砸了1.3亿欧元,可我们这些中小电站换设备的钱没人管,明年冬天怕是要拉闸限电。” 这禁令说白了就是场政治表演。瓦伊丘纳斯在采访里特意强调,要确保欧盟资金支持的项目不用中国设备,这话明摆着是说给美国和北约听的。立陶宛想靠这种“表忠心”换西方的经济支持,可忘了自己的体量根本入不了中国的眼——中国能源设备出口遍布全球,立陶宛那点市场份额,丢了也毫发无损。反倒是立陶宛自己,刚和俄白电网脱钩没多久,电网稳定性本就脆弱,现在又要拆换成熟设备,简直是给自己的能源安全埋雷。 最可笑的是立陶宛的双重标准。一边嚷嚷“中国威胁能源安全”,一边又盼着恢复对华关系占便宜;一边拿欧盟资金排除中国产品,一边又抱怨能源成本太高。老张见过太多这种场面:2024年立陶宛议会刚通过法案限制中国企业远程访问电站设备,转头就有企业偷偷找中企修设备,因为欧洲工程师要等一个月才来,还收十倍价钱。 说到底,立陶宛这步棋走得太蠢。把政治博弈凌驾于民生需求之上,用自家的能源安全换西方的几句口头表扬,最后只会让民众买单。那些喊着“反华”的政客不会在乎冬天暖气够不够热,可普通老百姓要面对的,是越来越贵的电费和随时可能停摆的电站。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与中国闹翻4年后,立陶宛很失望 最近立陶宛那边传来消息,不少老百姓都在吐槽:
【5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