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有意思嘿 2015年11月,南昌海昏侯墓 考古现场传出惊人消息 几块毫不起眼的“烂木板” 竟可能彻底颠覆我们心中孔子的形象 海昏侯墓自2011年抢救性发掘以来 备受关注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 一位经历王、帝、平民、侯四种身份的人 海昏侯刘贺的墓葬可谓“豪”出天际 出土了上百公斤的金器、堆积如山的五铢钱 还有数不清的玉器漆器 但在考古专家眼中 最珍贵的并非这些金银财宝 而是那些看似破败的简牍和漆木残片 就在主墓室淤泥中 几块带有漆画与墨迹的木板引起了注意 经过实验室清理 这块被暂命名为“屏风”的文物逐渐显露真容 它不仅是一面木质漆屏 还嵌有一面铜镜 功能类似于现代的“穿衣镜” 而更让人惊讶的是 屏风上清晰可见人物画像与题字 “孔子”“颜回”等字样明确可辨 专家根据文字推断 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孔子画像 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 画像中的孔子身材纤细 毫无后世常见的“凸额微胖”特征 完全不是我们熟悉的那位威严老夫子 这一发现动摇了千年来的固有印象 史书如《史记》中确实记载 孔子“长九尺六寸”,是个大高个 《韩诗外传》也说他“高肩弱脊” 身形修长 可见,海昏侯墓中的孔子像或许更接近真实 那么,孔子形象为何在后世不断“变形”? 其实每个时代的孔子画像 都承载了当时的文化观念和政治需求 从西汉尊儒开始 孔子的形象就在不断被重塑与神化
1986年夏天,北京故宫人头攒动,一个山东农村来的女人带着两个男人逛宫殿,她抬头
【18评论】【3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