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亚那正式宣布了 10月6日,圭亚那正式宣布:由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

丹青自由的翅膀 2025-10-07 21:55:54

圭亚那正式宣布了 10月6日,圭亚那正式宣布:由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巴拉特·贾格迪奥-德梅拉拉河大桥正式通车。圭亚那总统阿里、总理菲利普斯、副总统贾格迪奥以及中国驻圭亚那大使杨扬等两国政要和上万名社会各界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盛大场景。 当剪彩的剪刀落下,河面上的船齐齐鸣笛,桥上的车灯连成一串光带,那一刻不光是圭亚那的好日子来了,更让人看清中国基建到底有多靠谱。 说起这德梅拉拉河,以前可是圭亚那的 "堵心河"。这国家本来就河网多,德梅拉拉河又是经济命脉,可两岸往来全靠一座 1978 年建的老浮桥。 住在乔治敦的马西埃每天过河上班,光等轮渡就得一个多小时,遇上高峰时段单向通车,堵俩钟头都是常事,单程通勤加起来能超过 3 小时,全勤奖年年都跟他没关系。 更要命的是这浮桥还得经常给船让道,遇上刮风下雨直接停运,运水果的货车堵在路上,一筐筐香蕉全烂了,老百姓急得直跺脚,可谁也没办法。建一座结实的新桥,成了圭亚那几代人的念想。 这回中国铁建接手的工程,可不是随便建座桥那么简单。这桥全长 2900 米,主跨就有 300 米,在整个加勒比地区同类型桥梁里都是跨度最大的,总投资花了 2.6 亿美元,是圭亚那独立以来最大的基建项目。 最让人佩服的是,这桥设计能用 100 年,双向四车道还带非机动车道,开车能跑 80 公里时速,就算以后圭亚那发展起来,这车流量也够用了。 但建这桥的难处,真是常人想不到的。圭亚那属热带雨林气候,天天又热又潮,河底全是软乎乎的淤泥,建桥墩跟在豆腐上插铁棍似的,稍不注意就歪了。 更头疼的是建桥用的沙子,当地的天然砂全是细颗粒,根本拌不出高强度的混凝土,要是从国外进口,成本得翻好几倍,工期还得拖半年多。 就在大伙儿犯愁的时候,中国工程师想出了招,照着明朝潘季驯 "束水攻沙" 的老智慧,发明了一套砂石分离技术,硬是从本地沙子里筛出了合格的粗砂,不光没超预算,还比计划提前了工期。 施工的时候还用上了电脑模拟技术,每一步都提前算好,连混凝土发热可能导致的问题都提前解决了,这技术真不是盖的。 中国建桥不光讲技术,更懂帮着当地人过日子。整个工程下来,直接间接给圭亚那创造了上千个工作岗位,还跟一百多家本地供应商合作,让不少小老板生意火了起来。 吊车操作员泰勒以前只会开最简单的机器,跟着中国师傅学了两年,现在啥复杂设备都能摆弄,工资翻了一倍还多,他说这份工作让他真正活出了底气。 更实在的是,中国团队特意培养了 300 多名当地技术工人,教他们建桥的真本事,这些人以后就是圭亚那自己的基建骨干,这可比单纯给钱管用多了。施工的时候还特别注意保护环境,废机油全回收,尽量不吵着附近居民,细节里全是诚意。 大桥通车那天,马西埃特意开着车走了个来回,从家到公司才用了 28 分钟,他摸着方向盘笑得合不拢嘴:"以后送孩子上学再也不用提前俩小时出门了"。 不光是通勤方便了,圭亚那的经济这下也被盘活了。以前东部的农产品运到首都,得绕远路花大价钱,现在直接过桥,当天采摘的椰子、香蕉就能摆上乔治敦的超市货架;内陆的矿产运到港口,成本一下降了不少。 总统阿里说这桥是 "商业、工业和民众生活的生命线",真是说到了老百姓心坎里。更厉害的是,这桥能过 5 万吨级的大船,比老浮桥的通航能力提升了两倍还多,以后外国货进来、本地货出去都方便,圭亚那的石油红利这下能真正落进实处了。 其实这桥早超出了 "过河工具" 的意思,它是中圭两国实打实的友谊见证。这些年中国和圭亚那合作不少,从机场扩建到道路改造,中国企业走到哪儿就把好事做到哪儿。 就像这大桥,中国带来了技术、经验和负责任的态度,圭亚那拿出了信任和支持,最后建成的不光是一座桥,更是一条共赢的路。 杨扬大使说这是 "一带一路" 的里程碑项目,一点不假 —— 这桥立在德梅拉拉河上,全世界都能看见中国是怎么真心帮着朋友发展的。 现在站在这 2900 米长的大桥上往远处看,河面上来往的船更勤了,桥上的车流稳稳当当,岸边的老百姓笑着拍照。 这桥能用上一百年,等圭亚那的孩子们长大了,他们还会记得,是中国朋友帮他们建起了这座改变命运的大桥。 中国基建的实力从不是吹出来的,是一锹一铲、一桥一路干出来的;中圭的友谊也不是说出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合作和帮扶攒起来的。这桥,就是最硬的证明。

0 阅读:154

猜你喜欢

丹青自由的翅膀

丹青自由的翅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