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媒发文说:“仇恨的根源不在于东方大国,而在于日本屠杀之后掩盖历史

幕沧小澜 2025-10-08 12:45: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媒发文说:“仇恨的根源不在于东方大国,而在于日本屠杀之后掩盖历史、篡改历史的绝望的民族”。 1937年南京,数十万无辜民众遭日军屠杀,这样的事实本该被诚实记录下来。 但在日本,很多版本的历史课本却刻意淡化甚至删掉这一段,把“屠杀”改成“事件”,把几十万人的惨死缩成“数千人”,有的书干脆不提。 这样的教育,一代代地让孩子对真实历史一点点失去认知,久而久之,历史的血色就被粉饰成了无害的灰白。 对历史的掩盖曾有人试图打破。张纯如的名字,很多人直到她出版《南京暴行》后才记住。她是华裔作家,也是记者。 九十年代中期,她开始系统收集南京大屠杀的资料在档案馆找文件,去现场采访幸存者,把这些证据一点点拼成完整的记录。 这本书1997年出版,第一次让西方社会直面那段惨烈的事实,很快成为畅销书。 但伴随书的热销而来的,还有来自日本右翼的围攻。威胁信、子弹、谩骂接踵而至,日文版出版更是被拖延多年。 压力和攻击像无形的网笼罩着她,直到2004年,她在车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段经历让人更清楚地看到,揭露真相不仅是写一本书那么简单,它可能需要付出个人的安宁,甚至生命。 问题并不仅仅在于某个群体的攻击,而是一个系统性的遮掩。几十年来,日本官方不断对历史教材动手术,从侵略改成中性的“进出”,从系统屠杀改成战斗“波及”。 靖国供奉着二战中的甲级战犯,每当日本首相或官员前去参拜,都会引发周边国家的愤怒,因为这意味着他们依然在美化那场侵略。 这些行为的结果,是在国内塑造出一种对历史无所谓、甚至为加害者辩护的氛围。反过来,他们却批评中国的历史教育是在制造仇恨。 这种指责,本身就像再次否认那些曾经被屠戮的生命。 中国官媒的回应直接而明确问题不在于东方国家讲述什么,而在于加害者在犯罪之后选择掩盖和篡改事实。 如果无法面对真实,再过多少年都不会迎来真正的和解。历史不是可以随意翻新的旧账,它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痛和记忆,试图让它消失,不会让伤口愈合,只会让裂痕更深。 如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这是给全世界的提醒:记住,并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 真正的仇恨,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那些拒绝诚实面对过往的人心里。

0 阅读:22

猜你喜欢

幕沧小澜

幕沧小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