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网友写的一段话: “父亲弥留时嘴巴一张一合,我儿说爷爷想吃东西,医生却悄悄把我拉到一边,说没必要喂,过不了一小时就走。可“宁做饱鬼”的念头让我坚持喂了小米粥,父亲眼角流出两滴泪,竟撑了三个小时才安详离去。” 一个人在年老的时候真的是凄风苦雨。尤其是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身体衰弱到了极点,接近临终的那一段时期。吃什么也吃不下去,粪便也排不出来。躺在床上太久了,想翻身都无能为力。这个时候多么需要一个人能够温暖的照顾自己呀。 如果有一个人可以给自己喂水,可以给自己喂饭,可以给自己换老人尿布,那一定是老人眼里面的星星,是老人心中最大的温暖。人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需要别人的帮助,越是在奄奄一息的时候,越渴望人世间的真情。 为人儿女在父母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那个时候,一定要留在父母的身边,不要给父母太多的失望和绝望。父母当年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你拉扯成人。现在父母需要你了,你也应该弹出自己的时间反馈,父母不要抱怨太累,那只是一段时间而已。
看到网友写的一段话: “父亲弥留时嘴巴一张一合,我儿说爷爷想吃东西,医生却悄悄把
神秘符文启灵
2025-10-09 07:51:36
0
阅读:3354
网上发言纯瞎扯淡
你当医生煞笔吗?会说这种话?
用户98xxx42
建议立法安乐死,真的不忍看着老人离世的最后时刻着,那等的味道很苦涩
用户10xxx32
我的老父亲刚走一个多月,九十岁,病人不行了医生最隐晦的说法是“老人还明白、让老人想见的都见见吧”家属就应该明白了。
用户12xxx79
强烈要求立法安乐死,尤其是条件触发型的。我母亲晚年老年痴呆,最后卧床不起的那些岁月真如噩梦一般不堪回首——无论对母亲还是对我。我坚定地认为自己应该在丧失神智清明之前自我了断,对自己对孩子都好,可如何界定呢?事到临头决心不是那么好下的,所以才显得条件触发型安乐死的可贵,可只是一厢情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