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18辆海马斯!台军第二批“拒统神器”即将抵台,威胁远超台海空军?继11辆海马

瑶台倚仙风 2025-10-09 14:54:28

整整18辆海马斯!台军第二批“拒统神器”即将抵台,威胁远超台海空军?继11辆海马斯交付后,第二批次的18辆海马斯火箭炮即将交付台军,台军炮兵火力“史诗级”加强,威胁远超台海空军? 台军第二批18辆海马斯火箭炮即将到货的消息,被岛内某些势力炒得沸沸扬扬。加上此前已交付的11辆,台当局砸325.24亿元新台币采购的29套“宝贝”正陆续就位,有人甚至吹嘘这是炮兵火力的“史诗级加强”,威胁比台海空军还大,堪称“拒统神器”。 这种论调真能站住脚吗?先看看台军炮兵的真实家底。长期以来,岛内炮兵部队简直是“老古董展览馆”,主力装备多是二战时期的美制牵引榴弹炮,拉出来看着都掉渣。 为数不多的美制155mm自行榴弹炮,也是几十年前的技术,性能早跟不上现代战场节奏。台军自研的“雷霆2000”火箭炮,作战效能比冷战中期的装备强不了多少,射程、精度、威力全是短板。 这样的炮兵配置,对解放军根本构不成实质威胁,说是“聊胜于无”都算客气。正因为家底太薄,台当局才把海马斯当成了“救命稻草”。这款轮式火箭炮全重不到11吨,靠C-130运输机就能空运,着陆15分钟就能进入作战状态。 战术机动性确实比台军老旧装备强太多。配备的M30、M31系列精确制导火箭弹射程能到94公里,要是换上“陆军战术导弹”(ATACMS),射程更是能冲到300公里,这意味着它不仅能覆盖台湾全岛,还能触及大陆沿海部分区域。 台媒拿着俄乌冲突中乌军海马斯打击俄军枢纽的战例大做文章,仿佛有了这玩意儿就能扭转战局。可战场环境不同,武器的发挥空间天差地别。俄乌战场广袤,乌军能靠地形隐蔽转移。 可台湾岛面积有限,多山多丘陵的地形看似能藏,实则在解放军的侦察体系面前如同“透明”。解放军的侦察卫星能实现全天候监控,无人机群可以低空盘旋搜寻,预警机更是能掌控全域空情。 海马斯那点机动能力,在这样的立体侦察网下根本不够看。俄乌冲突后期,俄军都能用无人机追踪海马斯轨迹,再引导“伊斯坎德尔”导弹精准猎杀,解放军的反制手段只会更丰富、更高效。 更别说海马斯本身并非无懈可击。它的火箭弹依赖GPS制导,一旦信号被干扰,精度就会大打折扣,俄军早就在实战中用信号干扰机破解了这一招。台军即便拿到了装备,人员训练也跟不上趟。 首批海马斯去年年底才到货,今年的“雷霆”演习中首次实弹射击,还得等天气转好才敢开火,这样的熟练度,战时能抓住所谓的“偷摸发射机会”吗?退一万步说,就算真有漏网之鱼打出几枚火箭弹,解放军的防空系统也能形成层层拦截,想造成实质损失绝非易事。 把海马斯吹成“威胁远超台海空军”,更是暴露了认知上的短视。现代战争是体系对抗,单打独斗的武器再先进也掀不起风浪。台军的空军在解放军的制空权压制下,起飞即被锁定,海马斯没有空中掩护,就是活靶子。 而且海马斯的后勤补给是个大难题,台军采购的864枚精确制导火箭弹和84枚战术导弹,打一枚少一枚,战时根本无法获得持续补充,撑不了几个回合就会变成“哑巴炮”。 台当局之所以大肆渲染海马斯的“威力”,本质是自欺欺人。一边靠买武器给自己壮胆,一边想借这种虚假的“威慑力”误导舆论,可这种把戏骗不了真正懂军事的人。 解放军的火力打击体系早已形成压倒性优势,从远程火箭炮到战术导弹,从空中打击到海上突击,能从多个维度对台军目标实施精准摧毁,海马斯这点儿“增量威胁”,在绝对实力面前不值一提。 历史早就证明,想靠外部势力的武器“以武拒统”,从来都是死路一条。从当年的“雄风”导弹到如今的海马斯,台当局换了一茬又一茬装备,可两岸的军力差距只会越拉越大。这些花纳税人钱买来的武器,最终只会成为破坏台海和平的“祸根”,而非什么“神器”。

0 阅读:54

猜你喜欢

瑶台倚仙风

瑶台倚仙风

瑶台倚仙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