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慌了?苹果CEO库克抛出惊人言论,振聋发聩! 中国制造不是廉价,是真没人能替代 最近苹果CEO库克的一番话算是把实话说透了,直接戳破了那些中国制造靠廉价劳动力的老偏见。 他直言不讳地说,苹果死守中国制造根本不是因为成本低,核心是没人能替代,还补了句扎心的:在美国凑不齐的精密制造工程师,中国一个省能填满几个足球场! 这话可不是随便吹的,全是实打实的行业现状堆出来的大实话。 先说说库克嘴里最关键的工程师红利,这可不是空泛的口号。 有数据摆在那,现在中国的技能人才总量已经超过2亿人,光高技能人才就有6000多万,占比达到30%,在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代表队都连续四届拿金牌榜第一了,这实力可不是临时抱佛脚能练出来的。 美国一家智库更直接,说2022年全球排名前20%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里,近一半本科是在中国读的,而美国本土培养的才18%。 就拿苹果需要的精密制造工程师来说,美国本土想凑齐一条高端生产线的技术团队都得扒拉半天,中国随便一个制造业发达的省份。 再说苹果赖在中国制造的真功夫——供应链的垂直整合能力,这玩意儿才是真·护城河。苹果全球200家主要供应商里,80%以上都在中国设了工厂,从一颗螺丝到复杂的光学组件,不用跨洋运输就能凑齐所有零件。 就拿立讯精密来说,2011年刚开始跟苹果合作时还只做连接线,现在已经能覆盖苹果几乎所有产品线,过去两年业务涨了50%还多,在江浙粤一口气开了四家新厂。 他们常熟的园区更厉害,从模具加工到蚀刻、数控加工全搞定,零件生产能实现一条龙,这种从源头到成品的整合能力,不是找个空厂房就能复制的。 反观那些想抢饭碗的地方,差距一下子就显出来了。苹果这两年总想把供应链往印度挪,结果麻烦不断。就在iPhone 17要提产的时候,富士康从印度工厂召回了300名中国大陆工程师,这都已经是近几个月第二次了。 知情的人都说,这些工程师一走,生产效率立马往下掉,就算空运台湾工程师来补窟窿也没用,毕竟几十年攒下的制造经验不是短期能补上的。 更关键的是配套跟不上,印度现在只有14家苹果顶级供应商设厂,而中国有150多家,手机屏幕还得靠进口,想做到中国这样“分钟级”的零件补给根本不可能。 有分析师早就泼了冷水,印度工厂现在也就敢造造老款iPhone,要是真赶工新款,良品率一掉,首销就得断货,到时候砸的可是苹果的招牌。 再说美国本土,库克说的凑不齐工程师一点没夸张。虽然特朗普一直喊“美国制造”,但现实是美国连精密制造的人才基础都跟不上。 苹果在华的供应商里,光领益智造就有自主研发的六轴机械臂,能做高精度组装;水晶光电搞出的四重反射棱镜,直接让iPhone的5倍光学变焦成了现实,这种把光刻、镀膜等技术揉在一起的硬功夫,不是随便找个工厂就能练出来的。 更别说中国还有成熟的产业工人培训体系,广东光广东技工工程就培训了几百万人次,湖南建了两百多个工匠培育基地,每年十多万人接受技能培训,这种手把手教出来的熟练工人,在美国和印度短期内根本补不上缺口。 苹果自己也用真金白银投了票,过去5年里,他们在中国智能和绿色制造上砸了200亿美元,光供应链就带动了500多万个就业岗位。 现在苹果在华的生产,三分之二都靠可再生能源驱动,十年下来供应商减少了250多万吨填埋垃圾,这种绿色制造的配套能力,也是产业链竞争力的一部分。 苹果亚洲采购副总裁崔玉善都直言,“为在中国建立的供应链自豪”,这话背后全是实打实的合作体验——不是中国求着苹果留,是苹果离了中国的供应链玩不转。 其实库克的话本质上是说了句大实话:全球化产业链拼的不是谁人工便宜,是谁有完整的人才梯队、成熟的配套体系和快速的创新能力。 中国花几十年攒下的2亿技能人才、上千家配套厂商和拧螺丝都要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才是真正没人能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那些总想把供应链往外挪的念头,碰上这种实打实的产业根基,终究是雷声大雨点小,毕竟市场规律和硬实力,从来都不是喊口号能改变的。
iPhone手机可以用多少年10年肯定是没问题的,我的iPhone6s已经十年
【2评论】【3点赞】
大炮
不是跑去印度搞了么?怎么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