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歼10-C飞越红海,美军航母群没发现,中国专家向全球宣布:歼-10C隐身能力让美军雷达无效! 最近中埃“文明之鹰-2025”联合军演里,有个细节让不少人眼前一亮。中国空军的歼10-C战斗机飞越红海时,美军部署在那的杜鲁门号、卡尔文森号双航母战斗群,居然全程没察觉。 根据埃及媒体披露,中国空军这次派出的不只是歼10-C,还有运油-20加油机、空警-500预警机这些“帮手”。机群从中国西部机场起飞后,全程没开常用的ADSB卫星导航系统,就怕被美军雷达盯上。 更巧妙的是,歼10-C编队飞行时,故意模拟运-20运输机的雷达反射信号。所以当这群飞机从美军航母头顶飞过时,舰载雷达直接把它们当成了普通民航机或者运输编队,压根没料到里面藏着能超音速飞行的战斗机。 能做到这一点,可不是单靠战术巧思,更离不开歼10-C本身的技术突破。虽然它是四代半战机,没法和歼20这种五代机比隐身,但通过一系列改进,隐身能力已经大幅提升。比如采用了DSI蚌式进气道,机身用了15%的复合材料,还涂了雷达吸波涂层。 这些设计加起来,让它的雷达反射信号(也就是雷达能探测到的大小)降到了0.1平方米级别,差不多和一只小鸟的信号一样弱。再配合编队飞行时的电磁信号管理,美军那套AN/SPY-1D宙斯盾雷达,还真就没识别出来。 除了隐身,电子战能力也是关键。歼10-C装的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有1400个T/R组件,探测距离能超过240公里,同时还能干扰敌方雷达频段。 这次演习里,歼10-C很可能挂了RKL-700A电子战吊舱,专门对着美军航母战斗群的预警机、驱逐舰雷达进行定向干扰,导致它们的数据链短暂“卡壳”。这种“先发现、先干扰、先动手”的思路,正是现在空战里体系对抗的核心。 有意思的是,这次行动选的时间点也很微妙。当时美军正忙着应对也门胡塞武装的无人机袭击,注意力被分散了。可中国空军机群还是在他们眼皮底下完成了跨洲际远程投送,这本身就是对美军区域防空能力的一次“压力测试”。 更重要的是,中国这次把空警-500预警机、运油-20加油机这些体系化装备都拉去演练,相当于向外界展示了完整的“侦查-控制-打击-评估”一体化作战能力。 从战略层面看,这事的意义也不小。对埃及来说,引入中国装备能平衡美以在中东的军事优势,减少对西方武器的依赖。 之前埃及就多次表达过想买歼10CE的意向,这次演习相当于让他们实实在在看到了歼10-C的实力,也成了一次“实战化广告”。 对中国而言,这是空军第一次在非洲大陆实现体系化兵力投送,为以后维护海外利益、参与国际维和积累了经验。而对美国来说,这无疑是个提醒——他们一直依赖的“航母威慑”体系,在新型战术面前,已经不是铁板一块了。 不过也要说清楚,歼10-C的“隐身”不是绝对的。美军航母战斗群的探测体系还有备用方案,这次没发现更多是战术上的成功。但中国军工用四代半平台实现了接近五代机的战术效果,这种“用体系补短板”的思路,才是最值得关注的地方。 随着中埃军事合作越来越深,以后说不定还能看到更多这样打破常规的行动。
为了追赶中国的“霹雳”17超远程空空导弹,美俄在匆忙之下都拿出自己的“作品”。而
【12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