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毛主席亲自为吴石等烈士题写的诗词,其实就在北京海淀西山国家森林

军师 2025-10-09 22:47:16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毛主席亲自为吴石等烈士题写的诗词,其实就在北京海淀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无名英雄广场里面 ​广场内分别有:吴石、聂曦、陈宝仓和朱枫,这四名烈士的墓及雕像 ​毛主席题写的诗是: 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 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 ​其实主席一生专为烈士写的诗词并不多 在我印象中主席曾为牺牲的红军将领王尔琢、黄公略写过挽联 ​主席为这些地下工作者亲自题诗。 第一次找这个广场的时候,是跟着导航绕了半天才找着入口。走进去的那一刻,风都好像轻了些,没有公园里常见的喧闹,连脚步声落在石板路上都显得格外沉。四座雕像就立在广场中间,吴石烈士的雕像穿着中山装,眼神望过去的方向,像是能穿透几十年的时光,聂曦、陈宝仓、朱枫三位烈士的雕像也各有神态,衣摆的褶皱都刻得细,仿佛下一秒就要转身投入当年的奔波里。雕像底座刻着他们的名字,还有简短的生平,字不多,却让人忍不住站在那儿读了一遍又一遍——原来这些在“虎穴”里拼过命的人,也曾是有家人、有牵挂的普通人。 再抬头看那首题诗,刻在一块深色的石碑上,“惊涛拍孤岛”五个字一入眼,心里就猛地揪了一下。当年的台湾,在白色恐怖笼罩下,哪一处不是“惊涛”?吴石作为潜伏在国民党高层的地下党员,手里攥着关乎解放事业的情报,每一次传递消息都像在刀尖上走;朱枫带着密件跨越海峡,身份暴露后宁死不屈;聂曦、陈宝仓在协助工作时,也把生死抛在了脑后。他们藏在“虎穴”里,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碧波映天晓”的那一天,为了让后人能看见曙光。现在再读“曙光迎来早”,才明白这“早”字里,藏着多少他们没来得及看见的黎明。 主席这辈子写过无数气势磅礴的诗词,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到“宜将剩勇追穷寇”,每一句都带着改天换地的力量。可专为烈士写的,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给王尔琢、黄公略写挽联,是痛惜战场上逝去的猛将;给吴石他们题这首诗,却是为了一群“藏在暗处”的英雄。地下工作者和战场上的战士不一样,他们没有硝烟里的冲锋,没有旗帜下的呐喊,甚至牺牲后都可能连名字都不能公开。主席这二十个字,不是简单的悼念,是把他们从“无名”里拉出来,告诉所有人:这些在虎穴里坚守的忠魂,值得被永远记住。 现在去广场的人越来越多了。有时候能看见白发苍苍的老人,手里捏着鲜花,蹲在墓前轻轻絮叨,像是在跟老战友说话;也有父母带着孩子来,指着雕像讲当年的故事,孩子可能还听不懂“地下工作”是什么,但会记住“这些叔叔阿姨是英雄”。石碑前的花从来没断过,有娇艳的玫瑰,也有朴素的野菊,还有小朋友折的纸花,歪歪扭扭的,却透着最真的心意。没人组织,都是来的人自发留下的,像是一种默契——走的时候,总要给这些英雄留点儿念想。 我们总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可有时候会忘了,那些“负重”的人里,还有像吴石他们这样,连“前行”的痕迹都要藏起来的人。他们没等到曙光完全照亮大地,没看见如今的万家灯火,却用生命为我们铺了路。西山的风一吹,石碑上的诗句好像更清晰了,“虎穴藏忠魂”这五个字,早不是刻在石头上那么简单,是刻进了我们心里——记住他们,才是对这些英雄最好的告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军师

军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