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账号停摆看懂美国的“关门”闹剧   最近几天,不少人发现美国驻华大使馆的微

周律鸣法 2025-10-11 15:50:13

从账号停摆看懂美国的 “关门” 闹剧   最近几天,不少人发现美国驻华大使馆的微信、微博突然停更了。官方发了个简短通知,说因为拨款问题没解决,除了紧急安全信息,其他内容都不更了,啥时候恢复也没个准信。这可不是小事,背后藏着美国联邦政府 “关门” 的大动静。   从 10 月 1 号开始,时隔七年,美国政府又一次因为没钱运作停摆了。要说明白这事儿,得先搞懂美国的规矩。他们的财年是从 10 月 1 号开始算的,政府要花钱,必须先让国会批预算。要是预算谈不拢,就只能搞个临时拨款法案先撑一阵子。今年 3 月就靠这招躲过一次停摆,可这次两党谈崩了,连临时方案都没通过,政府直接断了粮。   现在停摆还在持续,国会参议院好几次投票都没结果,干脆宣布这周不投票了,意味着政府关门至少要延续到下周。这一停摆,不光海外使领馆受影响,美国国内的公共服务也跟着掉链子,联邦雇员的工作和收入都没了着落,不少日常政务都停了下来,整个国家的运转都慢了半拍。   很多人说美国是 “抢不到钱耍老赖”,这话其实只说对了一半。政府确实因为没拨款停摆,但根本原因不是真的穷到揭不开锅,而是两党把国家当成了争权夺利的棋盘。两党闹僵的核心是医保补贴那些事儿。   民主党想延续之前的医疗补贴政策,还想撤销削减医疗补助的条款;共和党却觉得这是浪费纳税人的钱,还扯到了非法移民的问题上。两边各持己见,都不肯让步,各自提的法案都没法通过,就这么耗着。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他们不忙着解决问题,反倒互相指责骂街。共和党说是民主党故意刁难,民主党反过来骂共和党不把重开政府当回事,众议院甚至干脆休会,连谈判的样子都懒得做。最遭殃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政府一停摆,大量联邦雇员要么无薪休假,要么得顶着干活却拿不到工资,生活一下子没了保障。公共服务也跟着缩水,连日常的政务办理都受影响,大家的日子过得磕磕绊绊。有民调显示,多数美国人觉得两党都有责任,没人真正为民众着想。这哪是什么 “预算之争”,分明是拿民众的生计当赌注的政治游戏。   更值得琢磨的是,这事儿暴露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大问题。按他们的宪法,政府花钱得国会批,本来是想互相制衡,结果反倒成了党争的工具。自 1976 年预算程序落地,美国政府停摆超二十次,理由五花八门,说到底都是两党争斗的结果。   以前停摆还只是逼对方让步的手段,现在却变了味,有人甚至想借着停摆裁员,把对立党派的人踢出政府,把行政权凌驾于立法权之上。三权分立原本是为了互相约束,现在倒成了互相拆台的由头,政府正常运转都成了牌桌上的筹码。   美国一直标榜自己的制度多先进,可连给政府拨款这种最基本的事儿都办不成,还谈什么 “治理能力”?驻华使馆停更看着是件小事,其实就是美国影响力缩水的缩影。连海外使领馆都没法正常运作,所谓的 “超级大国” 面子早就挂不住了。   说到底,美国政府停摆从来不是简单的 “没钱花”,而是党派利益压倒国家利益的必然结果,是政治制度出了大毛病。当制衡变成了死磕,当谈判变成了骂街,再强大的国家也经不住这么内耗。驻华使馆那则停更通知,就像一张贴在 “超级大国” 门上的告示,明明白白写着:这个靠霸权撑起来的巨人,正在自己跟自己较劲。   以前总有人觉得美国多厉害,可现在看,连政府开门都成了难题,两党只顾争权夺利,根本不管民众死活。这种内耗耗掉的不光是时间和金钱,更是民众的信任和国家的根基。霸权的崩塌从来不是突然的,而是从一次次自摆乌龙、一次次漠视民生开始的。   参考信源:美驻华大使馆宣布微博微信“停更”,原因:没钱了 2025-10-09 12:02·东方网

0 阅读:24

猜你喜欢

周律鸣法

周律鸣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