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刚刚接入北斗系统,结果航天研究所所长瓦希德·亚兹达尼安立马出来澄清,说这只是“临时性接入”,还信誓旦旦地表示三到五年内要搞出自己的导航系统。 当地时间10月4日,伊朗航天研究所所长瓦希德·亚兹达尼安表示,GPS信号动不动就被干扰中断,已经让伊朗的军事行动、交通调度这些关键领域吃了不少亏。 所以,他们最终目标肯定是建自己的卫星导航网,但眼下先用北斗顶一阵,解决燃眉之急。 长期靠GPS的伊朗,早就受够了信号被人掐脖子的滋味。2019年在霍尔木兹海峡,英国海军临时关闭了区域GPS服务,直接导致伊朗多架巡逻机短暂失联,这事儿让伊朗彻底下定决心要摆脱依赖。 像军事里的导弹制导、无人机巡航,还有民用的资源勘探,一旦GPS信号断了,后果都不堪设想,这也是亚兹达尼安反复强调“不能再依赖外国服务商”的根本原因。 而北斗作为全球四大导航系统之一,现在已经覆盖了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数据显示,北斗能提供实时厘米级定位,亚太地区精度甚至能到2厘米,稳定性和可靠性早经过了国际检验。 对急需稳定导航的伊朗来说,北斗就是现阶段最合适的过渡方案,既能补上GPS断了的缺口,又能避免在自己的系统搞出来前,导航服务掉链子。 这些年伊朗在航天领域一直在稳步推进,今年5月就宣布要发射“纳希德二号”通信卫星和“帕尔斯二号”遥感卫星,其中“纳希德二号”还会验证自主研发的推进系统,“帕尔斯二号”的成像分辨率能到亚米级,而且超过97%的卫星部件都是国产的,这些都为自主导航系统打下了基础。 更关键的是,导航系统是国家的战略命脉,握在自己手里才能真正安心。亚兹达尼安的表态很明确:短期靠北斗救急,长期必须自己说了算。这种“两条腿走路”的办法,既不会因为等着自研系统而耽误当下的使用,又能给自主研发争取足够的时间,算是兼顾了眼前和长远。 北斗能被伊朗选中当过渡,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开放不排他。中国一直说“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跟各国合作都是平等的,不会附加政治条件,这让伊朗不用担心用了北斗又陷入新的依赖。 反观其他一些导航系统,要么服务范围有限,要么得看别人脸色提条件,根本不符合伊朗想自己掌握主动权的需求。 中东地区已经有12个国家接入了北斗增强网络,伊朗选择北斗,既是认可它的技术实力,也是信任中国这种开放合作的态度。 这么看下来,伊朗的“临时接入北斗”绝对不是脑子一热的决定,而是精打细算后的明智选择。一边用北斗保障现在的军事、民用导航需求,一边集中精力搞自己的系统研发,等技术成熟了再平稳切换。 虽然自主研发导航系统确实不容易,要解决卫星组网、地面基站建设这些难题,但这种稳扎稳打的思路,既解了当下的燃眉之急,又为未来的战略自主铺好了路,对伊朗来说,确实是现阶段能想到的最佳方案了。
伊朗刚刚接入北斗系统,结果航天研究所所长瓦希德·亚兹达尼安立马出来澄清,说这只是
萧兹探秘说
2025-10-11 16:50:44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