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已离开三亚军港,根据海事局消息南海以下海域将于10月10日-20日进行海上试验任务。所以“福建”舰的试验依旧未结束,结合最近附近舰载机飞行非常频繁的情况,所以推测还是舰机联合测试和训练。 最近还有个明显的信号,就是“福建”舰附近海域的舰载机飞行特别频繁。结合海事局的试验通告看,这会儿的试验肯定少不了舰机联合测试和训练。毕竟航母这东西,光舰体本身好用还不够,得跟舰载机配合得严丝合缝,才能算真的形成战斗力。 有人拿“福建”舰和“山东”舰的南下到服役时间比过。当时“山东”舰从南下到举行服役仪式,刚好花了1个月时间。“福建”舰是9月10日从江南造船厂出发南下的,到现在也满一个月了,可不光没传来服役消息,反而又多安排了10天试验。 这倒不是说“福建”舰有啥问题,主要是它跟“山东”舰不一样。“福建”舰是咱们国家第一艘装了电磁弹射器的航母,技术上比“山东”舰复杂得多。试验内容自然也得更细致,多花点时间把各项性能都摸透,后续服役才能更稳妥。 现在南海那边不只有“福建”舰一艘大家伙。算上“福建”舰,已经集结了3艘还没刷号交付的大型军舰。另外两艘分别是1艘052D型导弹驱逐舰和1艘055型导弹驱逐舰。 熟悉海军的人都知道,航母服役的时候,很少会单独行动。一般都会搭配驱逐舰、护卫舰这些舰艇,组成一个完整的航母战斗群。从这3艘未交付军舰凑到一起的情况看,它们大概率会一起参加“福建”舰的交付仪式。 等交付之后,这几艘舰很可能直接就组成初始的战斗群配置,接着开展联合训练。毕竟052D型驱逐舰负责区域防空和反舰反潜,055型驱逐舰更是咱们海军的“带刀护卫”,既能扛防空大旗,又能执行对陆打击任务,跟“福建”舰搭配起来,刚好能形成一套完整的作战体系。 之前“山东”舰服役的时候,也是搭配了相应的护航舰艇一起亮相的。这次“福建”舰的配置里,还加了更先进的055型驱逐舰,看得出来海军对“福建”舰的战斗群建设特别重视。 再说说舰载机的事儿。之前“福建”舰在江南造船厂的时候,就已经进行过电磁弹射测试,当时还曝光过歼-35和歼-15T舰载机的模型。现在舰载机飞行频繁,很可能是在测试不同机型在电磁弹射条件下的起飞和着舰性能。 电磁弹射跟“山东”舰、“辽宁”舰用的滑跃起飞完全不同,对舰载机的结构强度、起飞重量都有新要求。得反复测试不同重量、不同型号的舰载机,才能确定电磁弹射器的最佳工作参数,也能让飞行员熟悉在电磁弹射条件下的操作流程。 而且除了歼-35和歼-15T,预警机、反潜机这些辅助机型,也得跟“福建”舰进行协同测试。航母战斗群的战斗力,不光靠战斗机,预警机提供的空中预警,反潜机负责的水下防护,都是缺一不可的环节。现在频繁的舰载机飞行,说不定就是在同步推进这些辅助机型的适配训练。 还有个细节值得注意,这3艘未交付的军舰凑在一起,除了准备参加交付仪式,说不定还会提前进行一些基础的协同训练。比如测试通信链路是否通畅,雷达数据能不能共享,武器系统的协同作战能力怎么样。这些基础工作提前做,等正式交付后,就能更快地形成战斗力,不用再花时间从零开始磨合。 从时间线看,“福建”舰从2022年下水到现在,已经过去两年多了。中间进行了多次海试,从动力系统测试到电磁弹射测试,一步一步稳扎稳打。这次南下后又延长试验时间,也是为了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在交付前解决掉。 毕竟航母是国之重器,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多花10天时间做试验,看似延长了服役周期,实际上是为了后续长期稳定的服役打下基础。这种稳扎稳打的风格,也符合咱们海军装备发展的一贯思路。 现在大家都在盼着“福建”舰正式服役的消息。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海军更看重的是“好饭不怕晚”。等舰机联合测试完全通过,护航舰艇也准备就绪,到时候“福建”舰带着完整的战斗群亮相,才是最让人振奋的时刻。 而且从南海集结的舰艇配置能看出来,“福建”舰的初始战斗群起点不低。有了055型驱逐舰这样的先进舰艇保驾护航,再加上电磁弹射带来的舰载机作战效率提升,“福建”舰一旦服役,咱们海军的远海作战能力肯定会迎来一个大的飞跃。 接下来的10天试验,应该会是“福建”舰交付前的关键测试阶段。能不能顺利通过舰机联合测试,护航舰艇的协同是否顺畅,都会在这10天里见分晓。等这些测试都完成,相信“福建”舰服役的好消息也就不远了。
中国武器下一个需要实战检验的,很可能就是能不能击落美国的F-35隐身战机,眼下来
【1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