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看懂了莫迪,也看透了印度,印度人不断生孩子,然后往加拿大和美国移民,抢工作、抢资源、抢选票,算盘打得啪啪响。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特朗普对莫迪的态度,从来都藏着功利主义的算计。这位商人出身的前总统或许早看明白,印度这套“生育+移民”的组合拳,正精准砸向美国和加拿大的资源腹地。 印度的人口增长曲线一直保持着陡峭斜率,庞大的人口基数催生出源源不断的向外流动需求。对许多印度家庭而言,生孩子不仅是家族延续,更是埋下“全球化布局”的种子。 这些种子长大后的首要去向,便是美加两国。美国有近400万印度裔居民,加拿大第45届联邦大选中更是有22至24名印度裔议员当选,创下历史新高。 移民潮首先冲击的是就业市场。美国科技行业早已是印度裔的天下,《财富》500强企业中超10%的CEO来自印度,微软、谷歌等巨头的掌舵人皆为印度裔。 更让本地人不满的是职场“抱团”现象。不少美国网民吐槽,印度裔高管上任后常排挤老员工,将岗位外包到印度,用同乡替换原有团队,直接抢走本土就业机会。 资源争夺同样尖锐。加拿大近期大幅削减移民配额,从每年50万减至2025年的39.5万,核心原因就是移民激增加剧了住房和社会服务压力。 美加的社会福利体系正被持续透支。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本就紧张,新移民的涌入更让本地人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挤压,矛盾在潜移默化中积累。 选票战场的角力同样暗流涌动。特朗普当年高调举办“你好,莫迪”集会,拉拢5万印度裔民众,本质就是盯上了这个群体的选票潜力。 尽管目前印度裔在加拿大政党中占比仅约7%,远非“多数”,但人数增长趋势已让主流政治力量不敢忽视,政策倾斜的苗头正在显现。 莫迪政府对这一切心知肚明,甚至暗中助推。通过输出人才换取外汇和国际影响力,这种“人口红利变现”的思路,早已写进印度的发展策略。 特朗普曾公开夸赞莫迪是“美国最忠诚的朋友”,但转身就收紧移民政策,显然看穿了这份“友谊”背后的利益算计。他清楚,印度的算盘再精,也不能动摇美国本土利益。 美加民众的不满正在发酵。从吐槽印度裔高管的管理模式,到抗议移民抢占资源,民意的转向已倒逼政府调整政策。 印度的移民策略确实短期见效,但长远来看隐患重重。过度依赖向外输出缓解人口压力,反而会削弱本土发展动力,陷入“越输出越落后”的循环。 特朗普的“看透”,本质是戳破了移民神话的另一面。人口流动本应是互利共赢的纽带,一旦异化为单方面的资源掠夺,必然引发反弹。 这场围绕生育、移民与资源的博弈,最终的赢家只会是那些懂得平衡本土利益与开放包容的国家。而印度那笔打得啪啪响的算盘,或许早被时代浪潮悄悄算好了代价。 信源:环球网国际频道《【环时深度】印度裔,在西方多国崛起的政治力量》
印度总理莫迪已经做出了选择,不论是在金砖国家还是上合组织,都不会与广大发展中国家
【5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