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的心机有多深,从他发配江州路过梁山泊和穆太公庄上对待开枷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 当时上了梁山,晁盖等人极力挽留,宋江就搬出宋太公的话来搪塞,入了就是不忠不孝之人,众人没法,只得随他。花荣问为何不将枷锁给开了,宋江是这样回答的:“贤弟、这是什么话,此是国家法度,如何敢擅动?” 等到了江州穆太公庄上时,两个公人说除了行枷吧,宋江则痛快地说:“说得是!” 不同的场合,宋江是完全两副面孔和态度,说好听点宋江是见机行事,实则就是虚与委蛇,暗藏心机,确实用心良苦。 其实他哪里是不想上梁山啊,是因为当时的他即使上了梁山,也没有与晁盖抗衡的资本,毕竟小弟太少了,还不如到江湖上结识多一些好汉兄弟之后再上梁山,那时的话语权就不一样了。 这从他后来浔阳楼上提笔写的反诗的内容就可以窥见一二。说白了就是宋江是个思虑很深的人,看得很远,在当初杀了阎婆惜逃亡江湖的时候,宋江其实就已经谋划好了自己后面的出路,他不是那种久居人下的人,他要么不上梁山,要上就要成为话事人,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也就是不干则已,要干就干票大的。
梁山忠义堂排座次那天,108将的刀光剑影里飘着酒气。武松攥着那柄砍过猛虎、剁过西
【1评论】【1点赞】